Toronto City Hall(影片在最下方)
 |
按圖看所有照片 |
加拿大市政廳是在1957年,由市長納森.菲律浦( Nathan Phillips )說服市議會,舉辦國際標,參加競圖者有從四十二個不同國家來的五百二十位設計師,最後由芬蘭籍的建築師 Viljo Revell所得標,由於Revell並不是加大拿大籍,所以工程營造部份則是由在地的工程師Hannskarl Bandel完成,以取代建造於1899年的舊市政廳。
Revell的設計分三個主要部份:墩座(podium)、中央凸起的圓形如飛碟般的市議會大廳和左右兩座高度不同的辦公大廈。
興建新市政廳的地點位在多倫多的中國城,因此許多中國人在當初必須移往西北方,原本是要由多倫多三家最大的建設公司來設計,卻因為設計過於保守遭到市民的反對,所以召開國際標,當初這棟建築的造型可以說是非常前衛,工程難度也很高,所以從1961年的九月六日開始建造,到了1965年的十一月十三號才正式開幕,歷時四年,總工程費花了三千一百萬加幣,不幸的是建築師Viljo Revell在開幕前十個月往生,享年54。
市政廳前有 Nathan Phillips 廣場,包括一個溜冰場,有座抽象的銅雕是由名家享利.摩爾(Henry Moore)所設計,另外還有座亭子,是由教宗若望保羅所點明的光明燈,附近有各種通道通往市政廳,當然包括地鐵。

市政廳前的廣場 Nathan Phillips Square

市府前的廣場

亨利.摩爾的公共藝術品 Sculpture by Henry Moore

教宗點燃的光明燈

銅雕牆飾,由數萬根釘子組成。

建造中的市政廳,中央是議會大廳(魚夫翻拍)

這個結構上頂議會大廳。

這個銅鑄capsule記錄著2000年的市民生活,2050年才會打開。

大廳 Lobby

舊市政廳,現為法院。
影片欣賞(看影片比較有空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