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1日 星期日

敬悼李仁芳恩師


「下輩子再結緣吧!」這是恩師李仁芳在退休歡送會上致詞的最後一句話,想來人生無不散的筵席,怎麼從各自的人生岔路走到比肩同行,卻是緣起緣滅自有天數,由不得自己。

第一回遇見李老師時,是在就讀輔大經濟系時,經濟系屬法學院,而李老師任教的管理學系則為商學院,兩個學院院館雖在一起,但我不曾上過他的課,卻在看見他的身影時就從此牢牢記住他的名字。 

後來在政大科管所受教於李老師,曾經談到這段奇緣,畢業後,有一次李老師帶著師母和幾位學長連袂來台南遊玩,得知老師原來大學唸的是成大工科系,巧的是,當時我正在工科系教書,怎麼人生會有這種機緣?大家不禁大笑。

政大科管所是個很受歡迎的科系,師資陣容也很堅強,我在2003年考入就讀後才知道這一班臥龍藏虎,學經歷都很驚人,心想這些上市上櫃且是碩博士的人才來重做學生唸管理學作啥?最重要的是老師們要怎麼教? 當然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許多老師都學有專精,值得學習,其中李老師的課程是我覺得最有趣者之一了。

日子久了,慢慢的了解在我們班上,許多優秀的同學對系所裡知識的傳授固然覺得重要,然進一步從李老師的教學裡發現,智慧的啟發更是重要。

在李老師的教導中,管理不是業精於勤,而是精於嬉,人人都要是匪類才能創新;管理不是SOP,而是「聆聽心中的鼓聲往前進」⋯⋯等,這些都是咱科管所裡前後期耳熟能詳的「教條」了。

其實李老師在許多重要的期刊雜誌都有專欄發表,他總會在文章裡提及諸如京都的創新,但也不忘探討其中的文化品味與職人精神等,這些當然沒有入門教科書,果然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終究也只能各自意領神會,悟出多少端在自我。我這樣講,彷彿入禪門去了,而非管理學了,外人難以理解,但我的同學們大底也都心有戚戚焉。

對李老師來講,管理學也將慢活的人生態度注入其中,他有篇文章談到慢活是這麼寫的: 

「故人山海別,幾度隔山川;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這樣的山海,這樣的同伴,也不知道何年何日才能再重聚?

因此,若有重要的人,就把握機會好好和他共食、共舞,團圓在一起吧。慢慢吃,慢慢愛,慢慢過生活…

幸福的時候,好好擁抱幸福,當下百分之百真心體驗,因為這是人生中我們唯一可以掌握的。

即使與相同的人兒多次見面,任何一次也都不會一樣。所以,一定要抱持一生只有這一次機會見面的心情。

所謂的「一期一會」,應該就是這樣的吧!

這篇文章的題抬頭是「且縱歌聲穿山去」,全文為「且縱歌聲穿山去,埋此心情青松底,常棲息」,李老師一路好走,此情不只長埋青松底,也常棲息在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