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8日 星期一

中國泉州洛陽橋

前言:
中國在歷經文化大革命和瘋狂的經濟發展後,許多古蹟已經蕩然無存,泉州洛陽橋當然也躱不過浩劫,但由於是交通要道,基礎設施仍得以保存下來,這座橋,從工程面看,是其古代筏型基礎的結構,近年來開始整修,想來可歎,歐美人以古蹟發展觀光事業,中國人卻搞文化大革命破四舊,拆毀祖先的東西,再來又死要錢拼經濟,這才猛然回頭要保護古蹟,保護?來不及了,多數皆是重建;台灣人不要學中國人那套一切向錢看吧?如今既然選了個有拆毀台北優雅的中山橋前科的馬英九來當台灣領導人,全面向錢看,是乃嗚呼哀哉,尚饗!但我還是嘮叨一番:台灣最大的資產,在我們面對拼經濟的態度,試想,如果他們中國把洛陽橋拆了蓋現代鋼筋水泥橋,一定可以更舒適,問題是如果保留下這座橋,其觀光價值難道會輸給一條現代橋所帶來的經濟利益嗎?

按圖進入觀賞幻燈片,進入後,按住圖面,出現i,可以控制速度和觀看圖文解說:
IMG_3583
一位阿婆走在洛陽橋上,引發無限思古之幽情,這是用觀光拼經濟!

撰文:中國.劉雅 編

洛陽橋又名萬安橋,位於福建省泉州城東13公里,始建於北宋皇祐五年四月至嘉祐四年十二月(1053-1059),歷時六年零八個月,並于明宣德二年(1427)和1932年有進兩次較大規模的重建,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洛陽橋集樑橋、拱橋、浮橋於一體,走中國現存最早的跨海樑式大石橋,也是世界橋樑筏形基礎的開端。

與北京的盧溝橋、河北的趙州橋、廣東的廣濟橋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名橋的洛陽橋,位於泉州城東13公里,又名萬安橋。它是中國第一座海港樑式大石橋。未建橋時當地為一舟渡名叫 ”萬安渡”,北宋時期,陳寵 (或稱李寵)為適應泉州海外交通的發展于慶曆初用石做了一座浮橋;皇祐五年 (1053)四月,王實等人開始建造大石橋;至和、嘉祐間,又由泉州邯守蔡襄繼續主持建造,直至嘉祐四年十二月(1059年2月)竣工。

 自竣工後,歷史上該橋共進行19次修茸,而今橋實測731米,寬4.5米,船形墩45座。近年政府撥鉅款重修,恢復其原貌。橋全是由花崗岩石砌築,橋上東西兩旁原立有500根欄杆石柱, 28只石獅,橋的東西兩側還建有7亭9塔,南北兩端介立4尊石將軍,這些都是歷史難得的建築和雕刻藝術作品。而橋心島還有大量的石碑、摩崖石刻,以及橋南村蔡襄祠中蔡襄手書的被譽為撰、書、刻俱佳的”三絕碑”,則更是極為珍貴的書法藝術作品。尤其是保存至今的 26方歷代修橋碑記,數量之多,被中國橋樑史專家譽為中國古橋中所僅見。

 建築特點上洛陽橋也有獨到之處。早在北宋洛陽橋修建時,我們的先民就以驚人的毅力和無窮的智慧,創造了一種直到現代才波人們所認識的新型橋基--筏型基礎。當時建造所謂的筏型基礎就是沿著橋樑中軸線的水下底部拋置大量的石塊,形成了一條連結江底的矮石埋作橋基,然後在上面建橋墩,這種建造方式對中國乃至世界造橋科學都是一個偉大的貢獻。而當時的工匠們為了鞏固橋基,在橋下養殖了大量的牡蠣,非常巧妙地利用牡蠣外殼附著力強、繁生速度快的特點,將橋基和橋墩牢固地膠結在一起而形成一個整體。在世界造橋史上,這種別出心裁的”種蠣固基法”,是世界上第一個把生物學應用於橋樑工程的先例。架橋時,沒有現代的起重設備,智慧的工匠們就採用”浮運架樑法”,就是利用海潮漲落的高低位置,將大石板架設於橋面。洛陽橋的船形橋墩也頗具特色,它尖尖的形狀符合流體力學原理,有利於分水。

 西元10世紀到14世紀間,隨著海外貿易的日漸興盛和社會經濟的逐步繁榮,泉州開始出現史無前例的造橋熱潮,單單有記載的大型橋樑就 106座之多,民間有這麼一種說法::”閩中橋樑甲天下,泉州橋樑甲閩中。”而洛陽橋是中國乃至世界古代橋樑建築史上的偉大創舉,中國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教授稱讚說:”洛陽橋是福建橋樑的狀元”。

劉雅編:《中國古代經典建築10講》,北京:中國三峽出版社,2006年7月,p262-264。

蔡襄(1012-1067)字君漠.興化 。今(福建仙遊)人。天聖八年(1030)進士,先後在宋朝中央政府擔任過館閣校勘、知諫院、直史館、知制浩、龍圖閣直學士、樞密院直學士、翰林學士、三司使、 端明殿學士等職,並出任福建路 (今福建福州市)轉運使,知泉州、 福州、開封 。今河南開封市,和杭州府事。卒贈禮部侍郎,謚”忠惠”。蔡襄為人忠厚、 正直,講究信義,學識淵博。

延伸閱讀:
馬式中山橋古蹟保存法
中國泉州清淨寺
鄭成功、媽祖和五府千歲--從中國看統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