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投驛假如還在原址,就是搭捷運新北投支線,出站後看到的七叉口就是了。 |
新北投支線是特別為了到達今之北投溫泉區特別舖設的,係台灣第一條純觀光用鐵道。日本時代,原是首任總督樺山資紀在1896為了給日本陸軍來臺休閒之用,指示成立陸軍療養的「衛戍醫院北投分院」,發現軍人來這裡泡療養後,對水土不服和鄉愁有特殊效果,所以擴大規模,一般官員和眷屬均可來此泡澡,從此蔚為風潮,溫泉旅館或高階官員別莊如雨後春筍般的冒了出來,遊客也絡繹不絕,這裡的溫泉最先稱「瀧湯浴場」(俗稱湯瀧),以瀧為名,是形容到處有小瀑布潺潺流出的溫泉之意。
當時要到湯瀧得在北投驛下車,跨過好幾條街,爬上山坡,迂迴前進才能到達。1910年台北廳長井村大吉規劃北投成為大型休憩娛樂區,1913年起在台北廳長的同意下,花費五萬六千圓,進一步起造「北投溫泉公共浴場」,仿造日本靜岡縣伊豆山溫泉設計成英國鄉村別墅型,一樓磚造,二樓木造的「北投溫泉公共浴場」,也將附近環境做了一番整理,蓋成優雅怡人的北投公園,1916年闢建專為洗溫泉的鐵路路線,也稱「浴場線」,並取了個「新北投」(しんほくと,Shinhokuto)取代原先當地住民叫慣了的「磺港後」,原為「乘降場」,全木構造、屋頂造型頗似北門驛,採急斜坡「袴腰屋頂 」(Clipped Gable Roof),本來只是個休憩站,1937年又向北擴建三分之一面積,改稱新北投驛,形式也做了一些改變。
新北投驛的原址全景拍攝。 |
我在圖中所繪的就是根據1916的落成的造型而來,那時節新北投乘降場前並沒有任何建物,連樹木也非常稀少,遠處山巒連綿,高低重迭,且水汽氤氳,出口柵欄外停放了許多人力三輪車,後來自動車公路完成,1922年開放六家計程車經營,包含「巴」、「須藤」、「齊藤」、「溫泉」、「七星」和「北投」等,盛況可以想見得到。
繪製期間遇上了一些棘手的問題:其一是當年什麼樣的火車頭才能行駛在這條鐵軌上?1904年日本向英國訂造A8蒸汽火車頭,隨即自行仿製,由「日本汽車會社」出廠的BK24後來運抵台灣,一度為縱貫線主力,隨著時代改變,退居支線,其中淡水線亦可暢通無阻,這一型剛好在台南成功大學光復校區有部已經退役,日本原廠出品的火車頭展示中,於是馬上去拍了照片回來,依樣畫葫蘆一番。
費了很大的功夫,好不容易將火車頭描繪出來,但進一步研究相關資料,這才發現新北投驛的設計很特殊,是終端站式月台,和火車鐵軌方向呈九十度交角,呈「丁」字型,且火車進站是調轉火車頭,由尾部先徐徐入站,載客後再開往台北方向,只是照本宣科以火車尾示人,人家哪知是什麼款型的火車?
到此真是欲哭無淚,我辛苦畫出的BK24是側面,無法與車站立面垂直,又不能以屁股見人,只好「扭曲」歷史真象,以火車頭進站示意,既要重畫,而能開進新北投驛的蒸汽火車頭還有著名的1936年出廠的CK124,以行駛於集集與淡水等支線最為火車迷們所熟悉,若要重現風華火車英雄與驛站美人不可或缺,因此改畫CK124氣派的正立面,無奈又發現原本的月台太低,必須於車門外再加上一座三層階梯木箱。
新北投支線由臺北北門驛出發,車程約35分鐘,每小時開一班,票價二十錢,遊客趨之若鶩,就算是盛夏酷暑期間,也有上千人次前來搭乘。鐵路開通之後,也有了馬路規劃,從老照片看,「巴自動車商會」所經營的路線,應是經由臺北-士林-北投-草山雙向來回行駛,巴士有車掌,尾巴後端還有鐵製的籃子,應是放大小件行李用的,當然也可以驅私家車自行前往;高級溫泉旅館如「星の湯」、「松島屋」、「桔梗屋」等還備有賓士、Oldsmobil的轎車接送。
交通流量據估計每天至少超過百輛,假日車潮更多,一日數百輛,全年遊客多達五萬人以上,平均一天是一百三十餘人前來遊玩,大部份是日本人,旅館亦皆由日本人擁有,台灣人開的也有,而中南部赴北旅行的客人也不少刻意選擇在著名溫泉鄉裡住上一宿。
現在要將留置在彰化的新北投驛拆回來重新組裝也不難,問題是放哪裡?其實原址在捷運未開通前就在七叉路口上,現在要回娘家,叫她搬到隔壁的七星公園住,合理嗎?
本文原載《放築時代誌》
用手機拍得影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