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日 星期二

歷史究竟是偶然還是必然?會人間蒸發的北投溫泉博物館

英國鄉村別墅型的北投溫泉博物館,日治時期蓋的。(按圖看原圖)

洗溫泉的所在會人間蒸發,依我看,只有台北巿北投的「溫泉博物館」有這個可能性。

今天咱們看見美侖美奐的「北投溫泉博物館」是在1998年恢復了日治時期的風華,那一年的台北市長陳水扁雖然施政滿意度超過七成,在尋求連任時遭對手馬英九擊敗,所以「北投溫泉館」在官網「本館簡介」裡的「歷史浴革」裡就語焉不詳的說:

1998年10月31日在地方熱心居民的奔走下,經過臺北市政府的斥資整修,以「北投溫泉博物館」為定位,正式重新開放使用。

這段文字讀來,不仔細查訪,就好像這館的重新開放是馬英九的政績,其實要到十二月才是台北巿政權正式交接,公平的講,應全屬阿扁任內完成的。

不過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又遇上一個有著將真象畫烏漆白的五千年歷史道統的政府,那就莫可奈何了。

被國府接收後,這個羅馬大浴場就損壞了。(按圖看所有圖片)
陳水扁之外,事實上主導整個復原事件的「地方熱心居民」們裡有一位許陽明扮演著重要的關鍵角色,但這兩人在似乎在「北投溫泉博物館」裡人間蒸發了,實則在《維基百科》裡仍保留了些許真象,還可以看到一部份的記錄:

1945年,國民政府接收台灣之後,此浴場曾一度成為民眾服務社及游泳池,之後不再使用,任其荒廢。

1995年,北投國小的一群師生發現這棟建築具有保留意義與相當的歷史價值,幾經陳情都沒有下文,最後陳情書到了居住北投時任國大代表的許陽明手上,許陽明於是利用其與當時陳水扁市長的緊密關係,很快就指定成了三級古蹟,並與當地居民開始組成推動小組,推動成為「居民親手打造自己社區的博物館」。積極地向台北市政府申請,保留將這個公共溫泉浴場成為「北投溫泉博物館」。為了實踐「居民親手打造自己社區的博物館」這個想法,許陽明徵求全部不支薪的社區志工,組織「北投溫泉博物館」籌備處,以提出社區主張,協調社區主張,並督促實現主張。同時也協助收集溫泉相關文物無償捐贈「北投溫泉博物館」,並記錄志工籌備工作日誌以昭公信,用以實踐這個台灣史無前例的社區運動。

許陽明曾為台南巿副巿長,現在是立委老婆管碧玲的大幫手,當時他的付出實在令人感動,為了這溫泉館,索性總體改造整個社區,還到一家家老舊的溫泉旅社去協商,也硬著頭皮去跟巿長阿扁爭取經費,掀起台灣早期巿民自主的社區運動,實在是盡心盡力,貢獻厥偉,那時節,我乃擔任「三立電視台」總監,陽明找上我在媒體上幫了一些忙,除了做節目報導過程外,也出任鼓吹恢復北投昔日溫泉榮景的刊物「生活環境博物園」雜誌的社長,說是利用我的媒體「威名」加強號召力,但實在慚愧沒能幫上什麼忙。

1998年5月31日,我所拍得的修繕中的北投溫泉館。(按圖看原圖)
不過那時候在修繕期間到達現場時真是哭笑不得。管碧玲告訴我:「國民政府要接收台灣時,日本人轉告台民其實很好管,不打麻將、不鬧事,常常來洗洗溫泉罷了。」然而,政權移轉後,來台的那些中國人並不習慣洗溫泉,偌大一個羅馬浴場,風格獨特的建築形式遇見了「沒衛生兼沒讀冊」的統治者,不但任其荒廢,還貼滿了反共標語,至於浴場則殘破不堪,早已不堪使用,中國古籍上提到洗溫泉,大抵以白居易「長恨歌」:「寒賜浴華清池, 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 始是新承恩澤時」但好像五千年歷史,只有楊貴妃一人泡過溫泉,其他人都不知溫泉為何物似的,一點也不珍惜這座極具異國風味溫泉招待所,《北投溫泉博物館》過去還展出修復前的「受虐」模樣,現在全收了起來,既名為博物館卻遮遮掩掩,可真也是情何以堪了。

「北投溫泉博物館」的陳水扁,許陽明人間蒸發後,我每回經過該館就感概萬千。我年輕時閱讀英國學者湯恩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4.4-1975.10.22)的鉅著《歷史研究》( A Study of History ),他曾提出歷史究竟是必然?還是偶然?的問題來,比如辛亥革命是偶然的新兵爭吵,擦槍走火,還是必然的歷史走向?我現年過半百,仍無定論,許陽明等的努力是北投國小的一群師生偶然發現這棟歷史價值後發動的,因為遇見許陽明,又在陳水扁擔任巿長期間才得以改頭換面,政黨輪替後,這段往事就「必然」人間蒸發?這兩人皆成「地方熱心居民」的一員,被分母除掉了。

現在我每回來到溫泉博物館,這些問題就浮現出來糾纏著我,於是我這樣做個小結:

湯恩比問歷史是偶然或必然?那先決條件要看後世如果能否具有足夠的智慧還原歷史真象,假如不能,那麼就算我想到老死,還是得不到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