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1日 星期五

從日本橋看諸如馬英九大中國主義者的可惡!

1964年東京舉行奧林匹克運動會前,在其上興建了首都高速道路,遮蓋了橋上面的景觀。近年,日本橋附近的居民提出把首都高速道路遷移,以恢復舊有景觀(魚夫拍攝)



部落格作家陳凱劭在他的一篇文章:《明治橋二代目之最後遺容》裡,提到台北圓山明治橋時說:

北市明治橋二代目(「二代目」是第二代之意,戰後被改名字為中山橋),2003年初,被今中國國民黨提名,參選台灣地區領導人的馬英九先生,在中國台北市長任內決定拆除。下圖是日本時代從基隆河拍的明治橋二代目身影:

圖片來源:陳凱劭部落格

當時馬英九與文化局長龍應台為敷衍台灣意識者與古蹟保存者的抗議質疑,說,明治橋並不是拆除,而是會在切割之後,另行覓地重新組裝保存。

當然,馬英九、龍應台的說法,只是謊言一則罷了,這條橋已經再也沒有人關心。大中國主義者,只消見著日治時期遺蹟,就欲毀之而後快。譬如現在天龍國的台北市日治古蹟,一律改為民國紀元,抹去日治時期建設的成果,難道真以為這樣,就可以將日本曾經統治台灣的事實從世界史上除去?中國人的阿Q心態,真是可笑。

更荒唐的是,還居然把台灣自來水之父,講成曾經在台灣挖幾口水井的劉銘傳!非得連結到大中國主義者的祖國去不行,真是賊性不改,關於這點,我寫過一篇文章:

被馬英九竄改史實的台北市自來水博物館

圓山明治橋造型優雅,如果當地實在不能架,總該折解然後重組於他處吧,那是台灣歷史的一部份,看到這座橋,讓我想到東京的日本橋,十月份走了趟東瀛,恰好日本橋慶百年,我特地也去恭逢其盛,並拍回影片和大家分享:


日本橋是日本東京都中央區,中央通橫跨日本橋川的一座橋梁,亦成為鄰近地帶的地名。日本橋是東京都的道路元標,即日本道路網的起點。 日本銀行的本店建於日本橋本石町,由建築師辰野金吾設計,1896年落成。東京證券交易所則設於日本橋兜町。

今天的日本橋幾乎和日本百年的發展史結合在一起,建築師辰野金吾的徒子徒孫更幾乎是所有台灣日治時期歐式建築的先驅者。

日本橋一帶是日本最早的商業區之一,我在地鐵裡拍到了一幅巨畫,稱之為「熙代勝覽」,要參酌來看,可以和江戶時代做比較,饒富趣味:


有關這則影片,我寫了一篇文章,有較為詳細的交待:

看免錢的啦,日本的「清明上河圖」/熙代勝覽

日本橋歷經火災和重建,今日留存,而於1911年興建的石造二連拱橋則是第19代的日本橋了。維基百科上,陳列了幾張日本橋不同時期的照片,可以一起來看看:

《東海道五十三次》・日本橋 浮世繪畫師歌川廣重繪
葛飾北齋《富岳三十六景·江戶日本橋》
日本橋,1911年4月
大正時代
1933年
1946年
就橋樑造型來看,台灣的原圓山明治橋雖無日本橋的富麗堂皇,但規模與優雅外觀,實在不輸給日本橋;大中國主義是個人的信仰,但不應白賊竄改史實,陳凱劭在他的文章裡也評論道:

原本一座橋只要造型優美,倒也可以跟環境和解共生,但一下子來六、七座橋擠在這裡,就美不起來了;美國在1960年代大公路主義盛行,城市建了很多高架 橋、快速公路、交流道,城市的外圍道路全是一圈又一圈的高架橋,台灣就是受美國大公路主義影響,明治橋一帶、淡水環河快速道路,就是100%純種美國公路 文化景觀。近十年來美國開始後悔了,只要結構體年限到了,經評估沒有交通上迫切必要,拆了就不再重建了。南朝鮮的首爾,也開始拆一些市區河川上的高架道路 了。

日本橋也和明治橋遭到同樣的待遇,但卻被保存了下來,現在居民則要求拆除高架橋,恢復舊觀,這實在令人感歎,日人治台,固然是為了剥削殖民地,壯大祖國,但建設也是有目共睹,為了民族仇恨而拆除當年的建築,從文化、從觀光來說,都是台灣人的一大損失,也是令我不齒大中國主義者如馬英九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