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開幕了,咱們先去欣賞建築設計(附影片)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右方是光電雲牆,左方是展覽館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在2011年的十月29日終於開幕了,我不知幾回在附近繞了又繞,這是老友吳密察從2006年後,無比堅強意志的執行,如今終於落成,不過他已不屑在國民黨政權裡任職走人了。

建築設計則由「鶯歌陶瓷博物館」的建造者簡學義所設計,結構是日本SDG結構顧問渡邊邦夫。

館內的展覽先不說,我對建築的本身先感興趣,同行的朋友來看,第一眼說:怎麼那個外牆水泥做得那麼粗糙?

台灣人不習慣清水模,總覺得非得要「貼太魯」或漆上油漆才行,這些都不符現今環保的建築概念,倒是這清水模,我查過資料是就地取材,使用碎頁岩、碎紅磚、混凝土等灌模,看起來是粗獷了點,不過也相對容易維持。

外牆其實也有部份貼上紅磚,象徵漢文化閩南式建築經常使用的建築元素。

老實說,我對建築結構沒有興趣,而關注於建築設計的意象和空間規劃以及在綠能生態環保上建築師的態度。最醒眼的是入口處一大片「光電雲牆」,這由經濟部能源局補助建置,雲牆共由1,755片板面組合而成,含1,350片太陽能光電板,405片鋼印玻璃,組合成館方的英文字樣(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History)。

主體建築非常有趣,突出的前緣以及所謂「原住民干欄式建築立柱」則讓我想起東京都「江戶東京博物館」以及加拿大多倫多加OCAD藝術學院的建築樂趣,進館前朋友問,為什麼要架上這些支架?我回以可能展覽的現會大跨距的挑空,所以必須把立柱做在外頭吧?

東京都江戶東京博物館,圖片來源:維基
加拿大多倫多加OCAD藝術學院,魚夫拍攝
建築師標榜「渡海」、「鯤身」、「雲牆」、「融合」四個與臺灣意象相關的概念為設計核心,所以規劃了館前的水池象徵先民橫渡黑水溝來臺的渡海意象,廣場上的雲天廣場水舞臺代表的是鯤鯓,比喻先民穿越海峽時在海上遠觀臺灣西南岸沙洲,好像看見鯨魚隆起的背一樣,點出先民倏見臺灣島的驚喜。映射著光影的太陽能光電雲牆,則代表著渡海時眼前豁然開朗、充滿希望的雲天壯闊景象。園區內展示教育大樓及行政典藏大樓,擷取了漢人合院紅磚建築、原住民干欄式建築與石板屋等建築語彙,展現融合風貌。空間的設計上也與自然相呼應,展現建築與自然環境融合共生的關係。

其中我比較喜歡的是那個滯洪池,也是一種人工濕地,不知道以後許多台南的鳥禽會不會喜歡這裡?共生的意義,簡單說,人喜歡的地方,也應該是蟲魚鳥獸也會喜歡的所在。

我去拍了一段影片回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訂閱魚夫更多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