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3日 星期一

文化是藝術還是商品:我看高雄「義大世界」

魚夫手機拍攝,按圖看所有照片

近十年來政府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開闢了許多文化創意園區,立意良好,但商業行為在文化的包裝下,不管是台灣還是中國,許多文化創意園區,率皆淪為餐廳區,這是很ironic的(這個字用英文,是因為我並沒有直譯「嘲諷」的意思,倒多了一些無奈)。

台灣在開始引進文化創意園區概念時,我特別介紹了<加拿大多倫多Distillery District>,描述這文創園區是如何整合學校、高級住宅、餐廳、劇院、藝術家工作室而獲得成功的經驗。當時引起準備投標經營華山文創園區的王榮文的注意;後來,我又寫了一篇<西雅圖佛利曼共和國--Fremont, Seattle>一文,Fremont台灣有人翻成「飛夢」,這是社區改造非常成功的案例,台灣相關的單位也曾參訪,又發展出另一條社區文化的路線來。

加拿大多倫多Distillery District

文化創意在台灣總是在文化民主和文化產業裡爭論不休。文創園區變成餐廳區者,在台灣或中國所在都有,我又寫了一篇<東京、台北、上海:誰經營文化創意的手段高明?>一文,指出日本運用資本主義平台來行銷日本的手段。

東京、台北、上海:誰經營文化創意的手段高明?

西雅圖佛利曼共和國--Fremont, Seattle

百貨購物商場應是現代人最想去的「博物館」,有趣的是,日本「東京國立新美術館」乾脆先和米其林級餐廳合作,吸引來客,而美術館本身也沒藏品,純粹是個展場。現在台灣的故宮,也不避諱的經營高檔餐廳、大賣紀念品,宛如一處經文化包裝過後的大賣場。

東京國立新美術館

在文創產業的發展方向上,我其實比較傾向研究使用資本主義的經營手法,看能否讓文化變成一種「產業」。迪士尼在全球的策略,都是以樂園為中心,進一步開發周遭的房地產,形成一大片新市鎮,這些新市鎮的居民,又成為樂園的客源,把文化當商品看,運用資本主義的整合行銷,變成一種產業。

當然文化也應是小心翼翼培植的藝術,文化的厚度不足,什麼主義來搞都不會變成產業。中國沒有多元的民主社會價值觀,思想硬綁綁,搞文創,不是搞出一堆統治當局的怪咖或眼中釘,就是淪為淺碟式的文化經濟罷了。

「義大世界」當然不是經營文化,但文化在其中也是重要的驅動元素。我最近走了一趟,發現這集團是卯起來幹,整合了大學、國際中學、飯店、美食街、劇場、遊樂園,最重要的是以全亞洲最大的Outlet(工廠直營)為號召,也相準中國觀光客的購買力。

所謂Outlet是有其定義的:

首先,OUTLETS必須以製造商直接零售為首要特徵,權威的定義是50%或以上的租戶必須是工廠直銷零售商。而且經銷的商品品牌必須在主流消費群中有一定的認知度(即世界著名或知名品牌),一個工廠直銷零售商必須經銷同一個品牌的商品。

其二,OUTLETS銷售的商品必須有使人心動、低廉的價格,一般以低至1-6折的價格銷售,足以打動消費者,滿足“化較少的錢消費名牌商品”的消費心理。

其三,遠離品牌堆積的市中心,拉開與足價品牌專賣店的距離,以免造成同一品牌商品價格懸殊的尷尬。同時OUTLETS有舒適、清新的購物環境,有餐飲、娛樂設施,以延長顧客逗留時間。
現在許多名牌,一些過季、想打掉的商品,如果流入一般夜市,價格不免過於低廉,而且有損商譽;其次,台灣製的商品如能藉由在地優勢,在Outlet行銷,那麼也是能賣得比較好的價格的。

日本近來經濟不景氣,而這個民族又是極度的迷信名牌的,於是許多Outlet的購物中心紛紛推出,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

工廠直營對抗中國仿冒品會是一條出路嗎?我看大阪Rinku Premium Outlets

我看「義大世界」的整合行銷,也是今後文創產業的一個重要指標,能否成功?仍在未定之天,硬體規劃已經差不多,就看台灣人的行銷能力能否撐得起這麼大的一個計畫了。

看影片比較有臨場感:


影片中,如有廣告,請耐心等候,算是對作者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