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蒐集了所有的錄音帶包裝紙,按圖進入觀賞所有圖片。
這中間,最令我懷念的是錄音帶,它從1970年代到1990年初,幾乎風行了二十年,無需昻貴的的播放器,甚至出現了日本新力風靡全世界,只聽不錄的Walk Man(這個英文字根本不通,是日本式英語)。錄音帶啟動了一般平民不用極高的成本就可以複製盜版,音樂成為庶民的消費商品,不過這也有趣,錄音帶使得音樂市場大為震撼,也因此在新力進一步發行CD時,不得不去取得指揮家卡拉揚的音樂品質認可,這才正式問世。
當然,現在的世代,創造性的破壞,總是讓我覺得美好的世代,瞬間消失,就像這張把錄音帶拿來製作成骷髏的創作一樣:

按圖看相關的創作
像我這種四年級以上的人,大抵都還保有許多錄音帶,不過要找到能夠播放的機器,反而很少了,芬蘭的藝術家Sami Havia則是把錄音帶回收拿來揮灑:

按圖看所有作品
用過的錄音帶,棄之可惜,設計家Patrick Schuur將棄置的錄音設計成儲藏櫃的外殼,看起來也很炫:

按圖看櫃子的各個面向
也有人拿來做枱燈:

最棒的是這位Erika Iris Simmons設計師,她經常使用丟棄的音樂帶或書本等來創作,她是自學成功的藝術家,所有作品不管在技巧或美感上都值得令人歎為觀止!咱們絕不可以錯過:

按圖進入觀賞所有作品
另外,美國有位藝術家Von Glitschka也好此道,並將他的製作方法公佈出來:〔看這裡〕
藝術家找到特殊的材質來創作,才能彰顯特色,傳統的材質,如油畫、水彩等,好像能玩的花樣的都被創作完了,所以從材質來找出路,或許也是一種方法。
補述:我在網路上看到Bruno Mars - Just The Way You Are就是用錄音帶來做MV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