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6日 星期二

電影KANO裡只露出兩隻柱腳的嘉義郵便局

嘉義噴水圖環邊的嘉義郵局

在魏德聖的電影「KANO」裡,嘉農棒球隊必須每日練習長跑增加體能,從嘉義農校一路跑過嘉義市噴水池前,參與拍攝的在地臨時演員留下多幀拍片現場的照片寄給我看,我仔細一瞧,這才發現原來工作人員做了兩支羅馬柱,上書「嘉義郵便局」,上方則架起綠板為背景,萬一穿綁了,則可用後製來修補。


電影裡有一種使用當代數位技來處理背景的手法稱之為「接景」(Matte Painting),即是只消在拍攝影片時以實物做好前景,其餘以綠板(或藍板)替代,事後再經由電腦繪圖將其餘必要的場景增補上去或者加以改變美化,使得導演更能巧妙的運用鏡頭,節省重建景物的成本。
KANO裡露出兩隻柱腳的郵便局最初名為「第八野戰郵便局」,於1895年(明治28年)的10月12日成立,負責人為時任民政局郵便部長伊藤重英,是日治初期重要的台灣郵政奠基者之一。
一般將台灣現代郵政之設立連結到劉銘傳來台開辦若干洋務,依我之見,此乃中國式歷史謊言教育的謬誤(也算是另一種「接景」手法吧?),謂嘉義早在日本領台之前便設有「正站」,只是所謂「正站」遺址今何在?而正站也者亦不等同辦理今之郵政業務,還是以「清賦」稅收的便利為考量。其實劉銘傳是曾上書奏請「仿照外洋郵政辦法」,以諸如貼用郵票,開放民間商人可以經營寄送信件的郵務等,只不過摺子就算是送到朝廷去了,借問滿清大皇帝答應了嗎?如果只出一支嘴,就成台灣郵政之父,那這劉銘傳的口水也可以進史博館珍藏了。
日本的野戰郵局始於1894年,主要是以供應戰事需求的軍事文書為主,大抵分為公用與私用兩類,公用由寄發者以紅筆書記公用二字於封面,謂之軍事郵件;私用則依不同的階級,每月只能發三封到一封,負傷及重病者則不受此限制。
簡單講,隨著清帝國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日軍在逐步彌平全島各地的反抗事件同時,即設置野戰郵便局以傳遞軍事情報為主,日後也擴及辦理匯兌、儲金等項目,後來因島內反抗勢力日漸掩旗息鼓,軍政還歸民政,實行普通郵政,也就是今天台灣「中華郵政」典章制度的由來。
嘉農棒球隊是在1931年打到東京甲子園的,當時座落在今噴水池畔中山路和文化路角落上的郵便局還沒有搬到今日的文化路上。從「中央研究院嘉義百年歷史地圖 WMTS 服務」上看,自1909年的「嘉義市區改正圖」就看到了清楚的郵便局位置標示,一直到1936年的「嘉義市職業別明細圖」依然佇立在噴水池邊。
第一代嘉義郵局的現況,四層樓高,分租許多商家。
現在位於文化路上的嘉義郵局總局是於1939年新建的,而原來噴水池旁的那一座,根據嘉義市文化局出品的《嘉義寫真》第一輯上的老照片,1943年的1月10日已成「民眾服務處」並「中國國民黨嘉義縣黨部」,日產戰後不歸國有卻變黨產,黨國不分,匪夷所思,最後出現的一張照片是1955年,後來不知如何轉手,已成如今一棟分租給許多商家的四層高的大樓了。
日治時期引進圓環規劃的城市建築觀念,當時最有名的是始建於1892年法國凱旋門的戴高樂廣場,總計匯集十二條大街。嘉義噴水池圓環是在1906年嘉義大地震後,日人趁實施市區改正時參考歐美經驗所興建,原嘉義古城範圍有如蟠桃,噴水池正位於桃底而有「桃仔尾」之稱,應該是「風水好」吧?自然而然的變成嘉義市的新地標,周邊的建築從早期的黑白照片來看頗具特色,巴洛克式的街屋、和式旅館、俏皮的八角樓、典雅的台灣銀行,還有這一棟日治初期常見的和洋式木構官舍郵便局,可真有歐洲小城的氛圍,也經常出現在國寶級陳澄波的畫作裡,現在站在噴水池前,真叫往事只能回味了。

用機拍回影片分享:


支持魚夫創作,請收藏魚夫的新書《臺北城・城內篇》,按圖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