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嘉義座是新藝術風格的建築,在當時是很新潮的建築。 |
日治時期嘉義有三大戲院,分別是兩家演給日本人看的「嘉義座」、「電器館」和一家台灣人會去的歌仔戲院;戰後嘉義座改名「嘉義戲院」,電器館改為「慶昇戲院」,歌仔戲院更名「國民戲院」。
慶昇戲院老闆柯麟是嘉義市第一屆的市參議員,在二二八事件時和畫家陳澄波等為了協助處理官民衝突,維持地方安定,卻遭國民黨軍隊未經審判,公開於嘉義火車站前行刑槍決,手段殘暴世所罕見,受難者故事至為淒慘,與聞者也莫不為之鼻酸。
嘉義座於1912年的12月開幕,第一代的建築為木造,1927年10月4日遭祝融焚毀,後來重建成新藝術風格,中央山牆高聳,氣勢非凡。除了電影外,日治末期「皇民化劇」如火如荼的演出,當時由嘉義警察署、嘉義市役所等「後援」(贊助)「厚生劇團」主演,這是日本統治末期由政府積極推動各地知識青年業餘演出青年劇,作為推動皇民化劇的主力,在各州廳皇民奉公會指導下,嘉義座晨夜二回的演出。
嘉義座變成國民黨黨產,現在已成嘉義都市之瘤。 |
當初撥歸的日產共有十九家戲院,但其中岡山共樂戲院、南方澳南方常設館及花蓮玉里新光戲院等三家未完成接管,中影實際接管十六家,目前仍為中影所有的有七家,經中影檢視相關文件後,台中台中戲院及台南延平戲院皆為先承租後再向台中、台南市政府價購,而台北新世界戲院、屏東光華戲院所坐落土地更有大半為該公司自行出資承買,甚或也有與他人合建大樓,經營權也有自行出資承受經營權之股權,但為採取高道德標準,國民黨仍建議中影將七家戲院捐贈給國產局。
我所畫這張圖裡出現的房子,細究起來多數為黨產。現在的中央噴水池過去日人資產多,戰後卻從嘉義座到左方緊臨的「日向屋」(今新台灣餅舖),再到對街的原「嘉義第八郵便局」(戰後為國民黨嘉義縣黨部),幾乎圓環繞一圈,統統是「率爾之濱,莫非王土」,要不遇見大房東國民黨也難。
國民黨不但將日產黨國不分、中飽私囊,還「食好闘相報」,1980年間,嘉義戲院再度失火,面臨拆除重建,由於原址在鬧熱滾滾的文化路精華路段,國民黨乃與地方政客合作,籌組資金四千萬元的「吉統公司」,由吉統出資,中影提供土地,興建地下三層與地上十層的綜合商業大樓,現址大約是文化路155號左右。
這種手法,和臨近的台南西門路上的「延平戲院」(日治時期稱宫古座)如出一轍,延平戲院改建成延平百貨後,如今已成台南都市之瘤,只有地下室和一樓的產權是清楚的,由「政大書城」承購經營,二樓以上則至今不知如何解決。
1982年嘉義戲院新廈落成,卻因土地增值稅等問題,造成無法進行土地權移轉,導致買方住戶只有建物所有權,卻不能取得土地持分,造成買賣嚴重糾紛,打起官司,一般散戶根本不是國民黨和地方角頭的對手,問題一直懸而未決,且原來擁有四、五、六樓的中影,最後也不敵電影不景氣,於1993年被迫關門,這棟商業大樓的前景從此趨於沒落,於是國民黨終於想到要把私吞的黨產還給國家了。
為什麼要吐出來呢?很簡單,改建後的買賣利益已入袋為安,但如今整棟建物也幾成廢墟,只有少部份出租,如若再重新改建,卻因產權爭議有待解決,整理修復又所費不貲,但是每年黨營事業中影公司仍必需繳納每年數百萬的地價稅與房屋稅,負擔非常沈重,最好的辦法就是繳回國庫,丟回去請全體納稅人去想辦法,大家不是要國民黨黨產歸零嗎?來啊,拿去啊。
啊!所謂黨產歸零原來是這樣玩的哦?
用手機拍了影像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