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9日 星期一

郝市長,是花園城市,不是花博﹣﹣中國上海世博的俄羅斯館

IMG_1934
近處,以竹子為結構的是「德、中友誼館」,後面的大量體則是俄羅斯館。(按圖看所有照片)

如果你問我什麼是最好的城市,那麼我同意前蘇聯作家尼古拉.諾索夫的說法:最好的城市應該是最受孩子們喜愛的城市。

在逛世博時,我總是被俄羅斯館的美麗所吸引,那是「由12個塔樓和“懸浮在空中”的立方體組成,外形設計類似古代斯拉夫人的小村落,象徵著生命之花、太陽以及世界樹(斯拉夫人枝葉繁茂的橡樹)的根。 塔樓由白、金、紅三種顏色構成,白色和金色塑造了俄羅斯建築的歷史形象,而紅色底色加上富有俄羅斯各民族元素的圖案,則賦予了塔樓頂部鏤空部分以生命力。」

走在世博軸上,我有幾個晚上仔細的凝視俄羅斯館上的雕花設計,像極了一件件鑲上蕾絲邊的白紗,內部設計理念就來源於諾索夫的作品《小無知歷險記》 ,力求呈現一個美麗、精湛、充滿童話色彩的兒童花園城,我在網路上找到一部俄羅館的3D模擬,可以避開群眾的嘈雜,安靜的看:



很少人知道,有七百萬人居住的倫敦,綠地覆蓋率幾佔了城市的一半;宜蘭縣政府前廣場,並非水泥地,而是一大片盎然的綠意,連縣長頭上的屋頂也是縣民的花園;過去,民進黨執政時期,曾經有人提議,將總統府廣場和凱達格蘭大道,剷掉柏油,道路地下化,路面改舖綠地,徹底解放空間,讓附近的中央行政地區變得和藹可親,符合台灣民主自由的政體,這些都是朝孩子們喜愛的花園之都發展。

台北市花了一百二十億打造花博,花博不會是孩子們喜愛的城市,那些都是暫時的建築,而建築最終是廢墟,如果把錢拿來打造花園城市,那才是有遠見的市長該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