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5日 星期三

法國巴黎聖母院 Notre Dame, Paris建築賞析

按圖進入欣賞幻燈片,將滑鼠滑入幻燈片中,按一下,出現i字,可以看到圖文解說及控制速度.
01
這張是從阿拉伯中心拍過去的,聖母院其實要從背面扶壁拍才最美。


地點:法國,巴黎,西堤區。
年代:1163-約1250
建築高度:90公尺
建築構造:石材,木材
建築類型:大教堂
施工期:約87年
整修年代:19世紀
哥德教堂的十字形平面,高聳的中殿、翼殿和高塔,承續11世紀的仿羅馬式教堂而來。然而尖拱和肋栱結構上的潛力與多樣化,使早期哥德式建築高度超越了先前所有的建築。巴黎聖母院(約1163-1250)為此類作品中的傑作,也代表中世紀人類的成就。渴望突破建築高度的不斷嘗試,促成結構方式的重大發展,詩班席高達33公尺的拱心石(Keystone),高度超越以往任何一座哥德式建築的構造。當中殿開始進行營建工程時,又將拱頂的高度加高了2公尺;但是,為支撐側邊廊道而使用飛扶壁的方法,卻很快地暴露出結構上的弱點;13世紀的石匠思考出使用飛扶壁的補救辦法,爾後成為哥德式建築設計上的特色。

正門的入口立面,環繞著抽繪著基督教最後審判的雕像,虔誠者得救贖,惡人則下地獄。
西向立面。西向立面利用裝飾廊道的水平帶,對齊兩邊廊的寬度,平衡了左右雙塔的垂直感,並創造出創造出俯視整座廣場且簡潔有力的西向立面。
西南高塔。高達69公尺的西南高塔,裝設了一座15世紀的名鐘,在1686年重鑄。據說為了讓人們聽到清晰共鳴的鐘聲,還加上了黃金和寶石。雨果 (Victor Hugo)的小說「鐘樓怪人」(Humchback of Notre Dame, 1831)強化了這座教堂的浪漫哥德式形象,重新燃起對哥德藝術的興趣,也促使雨果呼籲整修聖母院。
扶壁。因為中殿高度的增高,相較之下細長的牆面,平均厚度達1公尺,但還是需要外部扶壁的輔助,才能抵消來自中殿拱圈的側向推力;採方柱建造,由於結構補強的變通辦法,加厚了扶壁的方柱,增加的實質體積,加強了穩定性,也是是傳導中殿栱圈側向推力的垂直組件。
飛扶壁。飛扶壁有兩排支柱,上層的支撐臂不但提供牆壁穩定性,並能抵消建築高度帶來的風阻。牆壁的主要推力則由扶壁下層的支撐臂來承擔。
原有96公尺高的木製尖塔,在法國大革命時期曾遭損壞,而在19世紀由維優雷.勒.杜克進行整修工程(1845-1856)時已換新。
玻璃高窗。哥德式的結構達成了極精緻的效果。富韻律感的結構間距,何供支撐建築物的石材架構,讓薄牆不必負擔結構上的功能,而增加了大片玻璃的開窗面積。
高窗。13世紀時,為了取得更佳的室內自然採光效果,加大中殿的高窗,這在結構框架發展成熟的情況下,才能實現。
教堂座席兩側與座席平的交通空間,與座席間常以柱廊分隔的aisle。

See: Neil Stevenson 著,何心怡譯,《世界建築名作》,台北市,遠流,初版,2000,p32-33。
<衛星地圖>
<延伸欣賞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