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7日 星期五
是社群不是網站
又有政府單位要開個新網站,請我當評審,我委婉的拒絕了,我說:「政府網站還不夠多嗎?看的人到底有多少?」
人們為政府架好了網站,大官員來驗收,秘書打開電腦螢幕,秀個網頁給大官看,大官說:好,過關!這跟他在家裡看電視沒兩樣,只有打開電視 、挑選頻道的動作而已,換句話,他並沒有進入電腦裡的網際網路世界,不是參與者而只是旁觀者,不是版主而只是電視的收看者。
坊間有一本書,叫「維基經濟學」,看起很容易懂,真正能做到其中的道理卻很難。作者把 2006作為一個分水嶺,是網態網頁打敗靜態網頁的一年:flickr打敗Webshots、維基百科打敗大英百科、Blogger打敗CNN、Epinions 打敗消費者報導(Consumer-Reports)、Upcoming打敗evite...其實我不該講這麼多,對於大多數的讀者而言,這些網站都是陌生的語言,我在大學裡給學生上課,循循善誘,一步步教他們做出Web2.0的網站,學生學得津津有味,但附近有位大學的講師,前來旁聽,聽完一節課,鴨子聽雷的走了,他大概會覺得我是痴人說夢話;我到一所大學的資訊系去演講,全場幾乎沒幾個人聽懂什麼叫 Web2.0,我最後預告:「網管人員快沒飯吃了」,底下的老師尷尬的笑了幾聲,我驚覺失言,但事實就是如此!
「維基經濟學」指出Web2.0和網路第一代的不同,說:「哪裡不一樣?輸家推出的是網站,贏家推出的是生命力旺盛的社群;輸家建造一座有圍牆的花園,贏家建造的是公共廣場;輸家在自己家裡創新,贏家和使用者合力創新;輸家把資料和軟體介面保護得密不透風,贏家則是分享給所有人。」
許多人問我,我做網路電視台是不是那種IPTV?我們來看看IPTV在中文維基百科裡的定義:
IPTV,全名網路協議電視(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是用 寬頻連接上的 網際網路協議向訂購的消費者傳遞數碼電視服務的一種系統。該服務經常與 VOD點播一起提供,可能也包括 網際網路服務(如Web 訪問和IP 電話),這時它可稱為「三重服務」,通常由一個寬頻運營商用同一 基礎設施提供。其終端設備可以是 電腦 、 電視機等。普通電視機需要配合相應的 機頂盒接收IPTV 節目。
其中提到「由一個寬頻運營商用同一基礎設施...」這是我最不同意的一點,那仍然是網路第一代的思維,所以我經常否認我這叫 IPTV,但要叫什麼,我自己也說不上來,因為說了,對方通常也聽不懂,所以要換一種說法:這是一種概念,是分享和同儕生產的一種精神。
那麼什麼樣的產品是「同儕生產」(Peer production) 成立時的最好效果:
一、 生產標的物是資訊或大化;
二、 任務可以切割成小單位,讓個人能不受其他生產者影響,完成一項小進度(例如百科全書的一項條目或程式軟體的元件)。這使人們投入的整體時間和精力相對於得到的回報是最小的;
三、 將這些成果整合成最終產品的成本,包括領導能力和品質控管機制,都必須很低廉。
這點在我建立網路電視台時是很重要的精髓,我一而再,再而三的自我反省,這種網路電視台,使用者就是創作者,人性會在這種電視台裡散發出來,總而言之,是社群,不是網站!
標籤:
網路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