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8日 星期二

只剩紙本足資回憶的百年學校?--嘉義中學

嘉義中學原本是歌德式建築
初次來到嘉中探究校園建築歷史時,發現校史館相關資料保存得非常好,嘉中人才輩出,也有許多校友畢業後往政壇發展,例如蕭萬長(前行政院長、副總統等)、張俊雄(前行政院長)、陳唐山(前總統府秘書長)、施茂林(前法務部長)以及蔡同榮,黄主文等等,其中現任嘉義市長涂醒哲(亦曾任衛生署長)亦從嘉義中學畢業,嘉人中因此而有「內閣搖籃」之美名。



然而和大部份嘉義歷史建築的命運一般,嘉義中學的校舍也在逐步改建下多數遭到拆除,校景和日治時期比較有了很大的變化。


創立於1924年(大正13年)的嘉中原名「臺南州立嘉義中學校」,位於嘉義市東區山子頂的旭陵岡,臨近蘭潭風景區,日治時期的校歌裡亦有「旭陵」二字,那時候畢業後的校友乃組成「旭陵會」,即嘉中的校友會,目前位於四合院式校舍中庭的鐘塔即為嘉中70周年時,由日本校友會所饋贈。


嘉中校史館裡的紅樓校舍舊照

由於地踞山岡,原校門在西,沿坡而上,有「嘉中坡」,又稱「好漢坡」,當年的師長乃藉此訓勉學子們「上山求道、下山濟世」,不過戰前「步輦」上山,氣喘咻咻,戰後「鐵馬」(嘉義人早期對腳踏車的別稱)則逐漸普遍,竟成教官與學生捉放遊戲的所在,因為下坡不能放速滑行,易生危險,頑皮的學生又故意收收放放,竟成求學裡回憶裡不能忘懷的一景。


日本時代循嘉中坡而上進入校門後,為連棟紅磚建築,係採歌德式高聳山牆塔尖,都鐸式複式叠層大門,形成立體視覺,校舍旁為椰林大道,美侖美奐的佈局到戰後仍然存在,據聞後因遭賀伯(1996)、納莉(2001)肆虐,復經921、1022地震等催殘,竟使地基掏空、圍牆龜裂及校舍塌陷等殘破現象,最後大門遷移,原舊門則予以拆除封閉。


現今之校舍設計以中國式四合院為基調,中間庭院花木扶疏,其中雨豆樹年代久遠,頗為壯觀,只是有些頑皮的學生說方形圍繞中有木,乃「困」字格局也。


嘉中附近在戰後,隨著國民黨政府戰敗逃難來台,大量軍隊及其眷屬遷入,也因此建立了篤行八、九村、啟明新村、平實甲村、嘉中新村等,人口逐漸增加,許多外省口味的眷村菜紛紛出現,形成特有的眷村文化,可惜如今也幾乎全數拆除,毀去了許多嘉義人的回憶。


目前校園內的的歷史建築還留存一棟木造史蹟館,日本時代原係學校的禮堂,戰後一度成為福利社,整座還被塗成白色,2005年經過整修,風華重現,還回木頭原色,著有《台灣四百年史》的獨派老大史明老先生還曾經在此演講,在那個年代裡,雖已無白色恐怖,但仍屬創舉。


其次較值得一提的是雨豆樓,這樓側邊有一幅四層樓高巨型陶壁畫,以雨果樹為藝術元素來製作,亦稱陶壁樓(不是逃避樓),出於嘉中美術老師陳介一之手,嘉中為改變過去學校教育給外界「重醫輕文」的刻板印象,2016年請來詩人余光中、渡也等正式命名為「旭陵文學館」,並增設文學步道,為全國中學裡自設文學館及文學步道之始。


嘉義中學有將近百年歷史,只是和台灣多數的百年中學校一樣,並無百年建築可資追憶,我只好畫了回來,請大家憑想像想當年去了。


用手機拍了影像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