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7日 星期一
先想怎麼生活,再想要做什麼工作
在許多演講或訪談中,我總是被問到一個問題:「我們也好想要跟你一樣找個地方悠哉生活,可是我的工作怎麼辦?」
我的標準回答是:先想要怎麼生活,再想要做什麼工作。
在台南,我遇見幾位毅然決然放棄台北的職業,決心返鄉過活的年輕人:
一位曾是台北某大電子公司的工程師,擁有碩士的高學歷,他也被問過為什麼要回台南?回去後,工作怎麼辦?這年輕人注意到了府城有許多典雅的老房子空在那裡無人居住,於是上網調查,居然發現了擁有人!於是用心寫了一份妥善的企劃案,誠懇的捎信給屋主,希望給年輕人一個機會。
屋主仔細看過企劃案,當時也有競租者,出價甚高,後來奇蹟發生,他找來年輕人,期限是兩年,允予平價承租,如果照著案子的內容真正實現了,那就續約,租金調整再談。就這樣,這棟老屋搖身一變為優雅的民宿,幾乎天天客滿,年輕人找到了工作,我問他如今的狀態是你喜歡的嗎?他說:「台北是我睡覺的地方,台南才是我生活的地方。」
原來他在台北每天一大早出門工作,加班熬夜,返回住處倒頭就睡,年復一年,毫無生活品質可言。
另一對孿生兄弟,一位在故宮博物館,另一個在出版社,怎麼看都是文藝青年,卻攜手返鄉,跟在菜巿場賣麵的老母學煮麵,然後開了一家小店,也不用花費鉅資,就是裝潢成極簡的禪風樣式,開幕後生意沖沖滾,忙得不可開交。
一般人會認為博物館與出版社和湯湯水水的去賣麵落差未免太大了,心裡會不會覺得委曲?我從他們的表情看,除了開店初期身手顯得有點笨拙外,不得不請出老媽子先行幫忙煠麵,只見到他們時時笑容可掬,實在看不出有哪裡不快樂?
我心底也替這些年輕人精打細算過,不管怎麼算,老實講,加權一番,賺到的都有可能比待在台北多。今年適逢我大學畢業三十周年,忽然發現遠離大都會留在中南部發展的同學們個個都比我富有,仔細回想,原來我這上半生極有可能在為兩個大老闆奮鬥,首先是房貸、車貸、信貸等一大堆貸款,我賺的統統奉獻給了我那第一位大老闆,他的名字叫「銀行」,按月按時繳付,不但沒完沒了,到頭來竟然還欠他一屁股債。
有一回,在台東遇見了名演員「脫線」,他在那裡賣「脫光光帶回家」的雞隻,問他何以如此抉擇?他說因為從前在台北賺的錢都給了醫生了,累得全身是病,只好在來此養生。我這才明白,年過半百後,健保卡上的印章常蓋滿,俺娘喂,看來我的第二位大老闆也快來了!
異地而處才能改變命運。台南我初來乍到,胖了好幾公斤,可能是滷肉飯、意麵等澱粉質吃得太多了。我以前在台北工作從不把吃飯當一回事,早上一杯咖啡外,啥都不吃,中午則囫圇吞棗,晚上不是應酬就是荒誕不經的夜生活,現在改變了生活圈,自然體重暴增,可是後來卻養成早餐吃得好,中午吃得飽,晚餐吃得少,除去和人酬酢唱和的日子,夫妻兩人或各自進食的時候多了,反而會準時又集中注意力來好好吃頓飯,更是養成了早睡早起身體好的習慣。
然後我算了算每天三餐的成本,由於不呼朋引伴、不擺筵席,不必「饜酒肉而後反,驕其妻妾」,飲食精簡,其實花費也就少很多了。
朋友有部遊艇,熱心載我出海一遊,不亦樂乎!回程上,朋友說:我買遊艇只有兩天很高興,第一天是買進來的時候,張燈結彩,劈裡啪啦放鞭炮……
那第二天呢?朋友無奈的說:平常保養、修理都大費周章,所以應該會是我把遊艇賣出去的那一天!
我忽然頓悟「只在乎曾經擁有,不在乎天長地久」的人生大道理。所以一個人一生最好要有遊艇、飛機、名車、別墅、酒窖、農場、馬廐……等等,但最好都是朋友的,咱們只要偶而能分享就足於願足矣,有了這種信念,方才可以修成佛經裡說的「一切萬物皆是身外物」的正果,至少不必買回許多根本就不需要的東西擺在家裡養灰塵了。
在台南腳踩鐵馬四界撈撈踅踅吔,不是只有運動的功能,還有節能環保的意義。生活半徑縮小了,也不趕時間,人力動能綽綽有餘,順便少點污染留些地球資源給後代;暑夏雖至,所幸不是住在水泥叢林的都巿裡,無需連站在大街上都得忍受大樓排出的熱氣,而且府城日夜溫差大,晚上一支電風扇就可以涼爽入眠,我老實說,家庭水電支出並不多。
所以食衣住行很好拿捏,雖然「賊仔政府」不時油電雙漲,弄得物價飛騰,但簡單慢活者受害的範圍較小,不信大家來PK一下,各拿出支出明細來比一比,我可能賺得少了,但收入高者可不一定存得多!
有則故事說漁夫載著富翁出海釣魚,富翁說:「你為什麼不把你的捕漁事業擴大,然後就可以賺到很多錢,賺了錢之後,你就可以像我這樣悠閒的出海釣魚喝啤酒了!」漁夫淡淡的回答說:「我現在不就這樣了嗎?」
當然,你的父母、你的老師和你職場的長官們沒有人不是無時無刻鼓勵你要勤奮向上才能出頭天的,好像不是這樣就不能過好生活,只是咱們販夫走一聽到阿吉仔唱的那首《命運的吉他》:「我比別人卡認真,我比別人卡打拚,為什麼、為什麼比別人卡歹命?」總覺得於我心有戚戚焉,我細嚼歌詞涵意,終於明白因為我們都在「比別人卡打拼」,日也操、眠也操,理所當然也就「比別人卡歹命」,更不用說過過我們心目中的好生活,結論是:永遠不會有出頭天的啦。
本文原載20140620獨立評論@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