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古早味天然愛玉,正確的漢字寫法應為「薁蕘」。 |
由於成長於屏東鄉下,我少不更事,井底之蛙,有回到大都巿裡,見有賣「愛玉」冰者,不知其為何物,嚐過後方知是乃家鄉所謂òr-giôr,但不知原來寫成「愛玉」通行全台。
幼時在南部吃到「愛玉」,率皆為家母或親友手工製作,非巿面所販售。一般是將採收後的愛玉瘦果曝乾,取其草籽,裝入搓袋中,再放進相對比例的開水裡以雙手搓揉約數分鐘,使釋出膠質,於是水色漸成米黄,最終將水安置放穩,於結凍前絕不可碰撞破壞其形,需時約三十分鐘到一個鐘頭,視份量而定。
由於手續並不繁瑣,我小時最愛幫忙這種家事,因為等會就有心涼脾肚開的òr-giôr可吃了;製好的愛玉凍,放久只會消水緊縮,其形仍團結一致,凝若膠狀。
現在年過半百,多少長了些知識,原來òr-giôr正確漢字寫法應為「薁蕘」,但筆劃實在太多,在連戰他阿公連横時代,就書寫成「愛玉」,《台灣通史》.農業志就有記載:
愛玉子:產於嘉義山中。舊志未記載其名,道光初,有同安人某居於郡治之媽祖樓街每往來嘉義,採辦土宜。一日,過後大埔,天熱渴甚,溪飲,見水面成凍,掬而飲之,涼沁心脾,自念此間暑,何得有冰?細視水上,樹子錯落,揉之有漿,以為此物化也。拾而歸家,以水洗之,頃刻成凍,和以糖,風味殊佳,或合以兒茶少許,則色如瑪瑙。某有女曰愛玉,年15,楚楚可人,長日無事,出凍以賣,飲者甘之,遂呼為愛玉凍。自是傳遍市上,採者日多,配售閩、粵。按愛玉子,即薜荔,性清涼,可解暑。
然而連横的說法裡,謂某有女名為「愛玉」,出凍以賣,飲者甘之,逐呼為「愛玉凍」云云,依我看是畫虎卵的路透社消息,或有稱那同安人發掘出這味後,介紹于友人,友人直問其名,同安人說:「唉喲,就是好吃啦!」因此以「唉喲」訛音為「愛玉」,更是騙三歲小孩,豈有此理。
托網路發達之賜,《維基百科》直接點出:「愛玉子(學名:Ficus pumila var. awkeotsang)又稱為愛玉、玉枳、枳仔、草枳仔、澳澆、愛玉欉(以閩南語拉丁化,即為學名來源awkeotsang)」
但也有人反對和日本人的發現有關,因此還有一說是乃失傳平埔族的語言而來。朋友則說,就不過是吃一碗愛玉罷了,你就囉哩囉嗦得講不停,豈不是自找麻煩?
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愛玉這一味只有台灣有,也唯台灣人才知道搓揉出果凍做成夏日聖品之道,其他國家偶有雷同,那可能就是化學仿製品了,所以最後找到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辭典」,得到「薁蕘」兩字,且各地發音不一,表列如下:
資料來源: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辭詞典 |
一樣食材,從òr-giôr到愛玉、薁蕘,然後又變成「子仔」,正好是我從年幼、青春、壯年到年過半百的人生歴程。住到台南後,朋友說起府城「子仔」是如何以阿里山品種製成,起初言者諄諄,聽者邈邈,我根本不知道原來說的是「愛玉」,總算搞清楚了,才明白原來強調的是大凡諸如愛玉、粉圓、杏仁、粉粿等,都容易在商品巿場裡被羼入鮮為人知的添加物,台南這一味則首重天然。
宮後街口這家賣子仔的就是強調天然食材,我來交關過一段時間後,老闆還拿出洗過後的殘渣兩大球「驗明正身」,從前還有攤家會將此物擺在擔頭,大概功效可抵無毒澱粉證明吧?有趣的是,由一味愛玉引出我一番考證來,實則非為了成就什麼名山大業,只是綠樹陰濃夏日長,引出個話題來聞嗑牙罷了。
用手機拍下子仔來分享:
地址:台南巿中西區宮後街1號巷子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