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故事館,魚夫製作 |
台灣人大概是五年級以上,不認識史艷文、藏鏡人者,就如同佛門子弟不認識如來,就算是五年級以下,近年來也在霹靂布袋戲的風行下,乃有Cosplay之類的聚會,可見布袋戲文化對台灣人不分老中青,都影響深遠。
台灣近十年來,在台灣意識抬頭後,開始重視文化觀光財這件事,文創產業也逐漸發展開來。
雲林布袋戲在日治時代為台南州虎尾郡役所。虎尾郡於大正9年(1920)地方制度改正後成立,大正11年(1922)起陸續營建廳舍與官舍,再於昭和5年(1930)時增建,1931年(昭和6年)6月1日完工啟用,歷經12位郡守當政,是當時行政與警察的中心。
國府來台後,也作為警察局之用,後來警局搬遷,乃閒置多年,再經在地方政府整合當地布袋戲與糖產文化,為形成帶狀觀光文化區,這郡役所獲得重生。
我聽虎尾鎮民代表林武正的陳述,這裡曾一度要被拆除,改建大樓,後來在地方人士的努力下,才搶救了下來,這就是過去在外來政權國民黨「不識字又兼沒衛生」的統治下,官商勾結,只顧拆除古蹟重建的土地利益,而不知文化觀光財,才真正能以軟實力創造更多的經濟利益。
現在台灣的文創各地開始發展出極具特色的區域文化來,這如果不是歷經李登輝民主的沈默革命,陳水扁本土意識與政策深耕,不會有如此的開花結果,現在則只求馬英九無為而治,他的作為只有破壞而已。
布袋戲在日治時期或國府來台,都曾遭禁演或者被迫用日語、國語演出,布袋戲或歌仔戲這種傳統戲曲是和台語有著深層、密不可分的關係在,無法以台語以外的語言演出,所以也成為外來統治者極欲消滅的傳統戲曲。
來到虎尾,現在的文化觀光財,其實足以消磨一整天還不夠,那就先從雲林袋戲館看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