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9日 星期一

從脫殼之人到人機合體

DSCN4726
我很喜歡這張高鐵的廣告,把高鐵當成一種「媒介」,框裡框外,速度改變了空間,也應同時改變這家人對框裡風景的真實認知吧?

   最近台灣玉山之友網聚廳又破了百萬到訪人次,這個數字對我這版主來說,最大的意義,套句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 1911-1980)的話就是「媒介即訊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所謂媒介即訊息,指涉的是:

  一九六0年代,尼克森和甘迺迪的電視辯論,當時用收音機收聽的人,多數裁定尼克森會贏,可是看電視就得到完全不一樣的觀感,那是因為收音機和電視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媒介;許多老牌的廣播員,在放送聲音之外,並不輕易露臉,以免衝擊了聽眾心目中想像的那個「形象」,也是這個道理。

所以像電視機這種產物早一點問世,希特勒的形象可能就會藉由這種新媒介而遭到顚覆,不同的媒介傳遞不同的訊息,所以媒介本身即是訊息。

  收音機、電視機、網際網路是各自相異的媒介,因此決定了訊息的形式。網際網路開啟了民主自由的訊息之路,馬英九想重回收音機、電視機的獨裁時代,那就麻豆碗稞--蘭(難)啊啦!

  脫殼之人( Discarnate man)是麥克魯漢很重要的一個譬喻,正在播音或講電話的那個人,對於一己個體身份的知覺相當薄弱,而且,也像解除了所有的法律和道德責任(Levinson, 1999)。這點在神遊於網際網路世界裡,尤其明顯,這是植基於人類本來就相信二元的世界,像中古世紀的基督徒:相信物質世界「以外」存在著一個非物理的空間(Wertheim, 2000),如天堂、地獄之說。

DSCN4637
台灣的傳統民間信仰,就有類似西方中古世紀的非物理空間。這是台南縣民間作醮時,搭棚演出天界。

  由於網際網路具有強力脫殼的威力,這使得WWW發明以來,網際網路急速的發展,然而所謂的二元世界也並不是沒有交集,科技正朝「無所不在的運算」(英文中叫做pervasive computing或者Ubiquitous computing,也翻成「普適計算」)。這一概念強調和環境融為一體的計算,而電腦本身則從人們的視線裡消失。在普適計算的模式下,人們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方式進行信息的獲取與處理,從而創造智慧建築、傢俱、衣服,甚至聰明的浴缸等等(Greenfield,2006)。

人機合體或者直譯為「賽博格」(Cyborg),這個名詞的普及化是由於曼菲德·E·克萊恩斯(Manfred E. Clynes)與內森·S·克萊恩(Nathan S. Kline)在1960年使用來稱呼他們想像中的一種人類。這被哈佛大學教授密契爾借用來形容當人成為一種cyborg,人機一體,身體組合器官和電子器彼此利用「外神經」exonerve)相連,居住將出現新意義,亦即我們不需要出現在特定的建築空間裡,而是將自己的神經系統與附的電子器官相連.屆時,住家會成為你的一部份,而你也成為住家的一部份(William J. Mitchell, 1955)。

  網際網路的使用人口,一直在急劇的增加中,許多傳統媒體應聲倒地。美國第二大報業集團「論壇公司」(Tribune Company)擁有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Times )與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於2008年的十二月提出破產申請,宣告了報紙這種媒介的時代結束,也暗喻了訊息傳播方式的變革,網際網路「即將」成為主流,但這個主流仍在等待傳統媒介的死亡,或者說,使用網際網路為主要訊息媒介的脫殼之人,到底什麼時候成為社會的主流,人機合體無所不在運算的媒介環境究竟什麼時候會降臨?

在網際網路的世界裡,,中心無所不在,邊際無處可尋(Centers everywhere, margins nowhere),要實現這種境界,依目前的發展看,在「掌上經濟」(Palm Economy)的鼓舞下,手機和網際網路的連結成為最重要的關鍵之一。 

  人類一直要把電腦微型化,能將一部電拎著走的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在1983年是由 CASIO所製的 PF-3000拔得頭籌問世,而PDA這個詞是由1992年蘋果電腦公司的總裁 John Sculley 於拉斯維喜的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上展示蘋果的「牛頓」(Newton)宣佈的,但後來異軍突起的是Palm Computing公司的OS作業系統,其手寫辯識系統大賣,一直到2001-2004年間,才漸漸在市場中敗退下來( Evans, Hagiu, Schmalensee, 2006),緊接著便是能上網兼具PDA功能的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上場,宣告行動上網的時代開始。

  行動上網的開始,一般人才開始有人機合體,或者說,中心無所不在,邊際無可尋的隨時隨地上網脫殼而出的感覺,於是所謂的「媒介即訊息」才不再那麼感覺到抽象。然而,明明已經到的事實,卻又是若即若離的愛來不來,真是急煞人也!

DSCN4723
不同的媒介,造成不同的訊息,看報紙和看手機,接收的訊息就會發生變化。當人們都不再看報紙,而從手機這種媒介上獲得訊息,那麼訊息的才會發生變化,報紙就會變成一種「藝術」,純欣賞,而不是一般人的訊息來源。

Reference:
Adam Greenfield: 2006, Everyware: The Dawning Age of Ubiquitous Computing, New Riders

David S. Evans, Andrei Hagiu, Richard Schmalensee: Invisible Engines: 2006, How Software Platforms Drive Innovation and Transform Industries, MIT Press

Manfred E. Clynes and Nathan S. Kline: September 1960, "Cyborgs and Space," in Astronautics, Techno Fashion, Bradley Quinn

Margaret Wertheim : 2000, The Pearly Gates of Cyberspace: A History of Space from Dante to the Internet, W.W. Norton

Paul Levinson: 1999, Digital McLuhan: A Guide to the Information Millennium, Routledge

William J. Mitchell:1955, City of Bits: Space, Place, and the Infobahn, MIT Press, Cambridge,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