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啟記念館在日治時期實為公共聚會的場所,當然也包含了婚喪喜慶在內。魚夫繪。 |
咱們要是到了雲林,縣治中心斗六的「行啟記念館」和附近的「籽公園」頗值一探,可以遇見當年日人領台之後,在各個大小的市街計畫或都市計畫中,規畫的重點及抱負。
譬如「市區改正」,日人將道路拓寬,讓原本擁擠侷促的閩南式道路兩側民居後退,隔離容易滋生病原與傳染的狹窄巷弄,強制新建築的騎樓寬度,倡導大正型、昭和型的立面,仿巴洛克式的牌樓厝,並做出上下水道,闢建大型公園,奠定近代都市的基礎。
現在來去斗六走走,太平老街就是日人規畫臺灣城市典範之一,而且,還把公園設置在市街更新計畫的中心位置。比如1924年公佈都市計畫,宣佈斗六公園工程啟動,隔年九月開園,總面積4.16公頃,建設經費兩萬七千圓,公園完成之後,1926年,以裕仁皇太子東宮行啓之名,募集資金,在公園旁興建斗六行啓記念館。
斗六行啟記念館其實是為了公眾集會、學習、宴會、表演的目的而建設,是邁入現代城市不可或缺的公共建築,當時由地方士紳,人稱吳秀才的吳克明發起募資,他在那時候擔任縣公議局和斗六辦務署參事、斗六區長、斗六廳參事等,非常熱衷參與地方公共事務。
行啓記念館於2006年修復,現為小型音樂會及展覽的場合。 |
行啟紀念館採薰瓦木衍架、清水紅磚承重牆,館身為一字型,造型簡潔,捨對稱形式,中央主樓屋頂為四坡水,係洋樓空間,兩側採日本間為丈量依據,左長右短,兩翼各有室內拱門,門邊均仔細修出沿門凹角線,使其呈現更為立體的效果來;中央玄關,以洗石仿石做成莊嚴的入口意象,簷牆乃直横線收分,所有窗戶均為1:2.5大型長條窗,使採光充份,其磚砌窗台向外斜露,讓雨水外流,最令人印象深刻。
中央山牆有一圓型六等份斗型圖案,中央有一「公」字,下方玄關牆上原本有「記念公館」的字眼,兩側磚牆並有「日」字磚貼為裝飾。
日本時代,凡「公會堂」或「行啟紀念館」等公共集會場所,也就是民眾婚喪喜慶舉辦宴會的所在,雲林縣首任民選市場吳景徽年輕時便是在記念館裡完成終身大事。國民黨政府來台後,缺乏現代公眾聚會的統治概念,乃將此處先後租給了「地下水公司」、「工業策進會」、「縣政府工商課」、「公路局嘉義監理站斗六分站」、「軍公教福利品中心」、「國有財產局中區辦事處」,最後的命運和全台多數美侖美奐的公共建物諸如公會堂等一樣的下場,其中「軍公教福利品中心」因長期租借,所以變成了一般民眾中印象中的買賣和領取福利品的所在,記念館的功能與往事便因此付之闕如了;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發生,從此成為危樓形遭遺棄,乃有遊民入住,於室內烹飪,竟至發生火災,所幸在2006年獲得修復,定名為「行啟紀念 公民會館」,不時舉辦小型音樂演奏會與展覽等。
其次國民黨政府來台亦無規畫現代市民休憩公園之常識,因此儘管到1938年為止,日本人在臺灣興建的公園已達25處,其中如彰化、臺南、新竹公園等規模均超過10公頃以上,其後再陸續增設動物園、大運動場與與兒童樂園,然而這些公園,國府來台後,經常被削去大半面積,變更為其他用途,終至消失。
斗六公園至今仍保有競馬看台等。日治時期1915年在臺北江瀕街埋立地舉辦為期一周的賽馬(日語稱競馬)大會,此為臺灣競馬之始,正式的競馬則從昭和3年(1928年)開始,臺北武德會馬術部在臺北圓山運動場(中山足球場)舉行,1942年因太平戰爭局勢惡化,競馬宣告中止。
除競馬外,斗六公園仍存有許多眷村遺跡,顯見和多數公園一般命運,均為國民黨政府來台後臨時安置軍隊或難民的處所,公園乃名存實亡,或規模大幅縮小。
目前兒童籽公園的興建,係因2006年蘇治芬擔任縣長,積極爭取,獲營建署四千萬經費補助,委請建築師邱文傑、莊學能建築規畫斗六「籽」公園,設計親子園區與生態池等,頗受好評。
綜合許多統計資料,累計至今多少閒置、低度使用的建設?答案是至少800件,若只計算地方縣市(含鄉鎮市),剔除重複列管件數後,共有425件之多。
這樣看來,如果把日本人規畫而且蓋好的修回來,頂多再新舊融合一番,承先啓後都有了,大可不必浪費民脂民膏。
用手機拍得影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