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4日 星期二

阿里山火車碰壁──重繪嘉義北門驛


嘉義有句俗諺:「阿里山碰壁」,這算「孽譎仔話」(gia̍t-khiat-á-uē,歇後語),後面可接續回教先知智慧語:「山不就我,我來就山。」即是碰壁了,啊就不會迂迴前進啊?
小時候母親大人帶我去阿里山旅遊搭火車上山就遇見了碰壁。日本治台後,「北扁柏、南紅檜」並稱台灣的Hinoki,1912年阿里山全線貫通,台灣大量伐木事業伊始,其實在前一年就已舖好竹崎通往阿里山的鐵路,由於高山坡度陡,所以要Z字型前進,火車偶而就會停下來,轉向另一邊繼續前行,於是每回停車,我心裡就默默嘀咕著:「又碰壁了!」
母親是雲林人但娘家在偏遠小村,嘉義市當時是雲嘉地區第一大城,親戚們都搬到城裡「討趁」謀生活,所以我幼時反而常住在阿姨靠近嘉義車站的房子,當時的印象這是個大木材城,房子以木構造為主,長大後逐漸明白靠近北門驛附近稱為「檜町」,現在偶而去當地消費,許多在地店家經營的行業或有不同,但上一代十之八九是木材業者。
北門驛是上阿里山的起點,也是木材的轉運站,阿里山砍伐下來的林木運送下來先在驛站堆積,再送到附近的貯木池或貯木場泡水。當時有六、七個大塘,合稱「杉池」,有句話說:「杉池無崁蓋」,即咒人要死趁早之意,因為池上堆滿浮木,人要是從浮木間滑落,那就再也游不上來了。
不過我聽聞老一輩的說,杉池周邊林木葱鬱,池中檜木又香氣怡人,在此閒步或垂釣,也真乃人生一樂也,所以「檜沼垂綸」是乃嘉義八大盛景之一,從我蒐集來的照片觀察池上橫亙一座素樸的木橋(約在今之嘉義文化中心現址),場景浩大,乃有遠東第一大的規模,現則只剩一小水漥,留下許多嘉義人的嘆息。
阿里山的樹木砍伐,譬如以沼平車站為中心,面積約萬餘公頃的山林地原有數十萬株的巨木,從1912年到1960年幾已成童山濯濯,可見這座北門驛所承受的貨物吞吐量有多大。
在日治時期的木構火車站裡,北門驛算是一般日本家屋平淡無奇的工法,以功能導向為主,但卻能撐得住白蟻啃噬,重度使用,卻數十年䇄立不搖,反而是到了1998年遭祝融燒毀百分之四十,嘉義林區乃斥資修復,不料修復後的顏色過於艷麗,這對後來我重繪驛站就造成了很大的困擾,舊時的老照片,我還沒發現彩色照,只好依現況加上色彩。


▲ 北門驛現況,總體顏色不知今昔是否相同?(攝影/魚夫)
台灣的森林專家陳玉峰、陳月霞夫婦,我從前在電視台擔任總監時曾經訪問過他們好幾回,一個有趣的問題:阿里山的真實面目還在嗎?
一般導遊解說阿里山之名的來源,便會掰來一段林務局嘉義林管處官方說法:「相傳於250年前鄒(曹)族有一位酋長名叫『阿巴里』,勇敢善獵由達邦翻山越嶺,至今之阿里山打獵,常滿載而歸,就常常帶族人入山打獵,每次都豐收,族人為感念他,乃將其地名稱為阿里山。」陳玉峰教授的研究,說明那只是位國民黨政府來台接收日產後,一位外省籍的主管胡亂編出來的,如參考日人安倍明義的《台灣地名研究》(1937),就得到正確的答案是:
遠在十七世紀末,阿里山的地名即已存在,其泛指嘉義東方的淺山及深山地區。清代華人承襲平埔族稱呼內山原住民的通稱「Kali」,用以籠統指稱鄒族等山地原住民聚落,及其所在山區。由於平埔族的「Kali」音,在歷代口傳過程中,遺失了子音K,或由清朝漢人轉化,將嘉義內山地區,約定成俗地通稱「阿里山」。日本領台後,有可能將「阿里山」的範圍內推,且可能係大檜林發現人石田常平或小池三九郎等,日治早期探險人無心的用語,遂將古史的阿里山,置放於大檜林的所在地,也就是今之所謂阿里山區。
不只如此,那首「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青年壯如山⋯⋯」的「高山青」歌曲也不是什麼當地民謠,只不過是1948年6月上海萬象電影公司來台拍攝「阿里山風雲」,敘述吳鳳與鄒族人故事的電影裡的一首插曲,影片裡將阿美族服裝錯當鄒族,吳鳯的故事也非真實。
國民黨政府來台後,學童必須被教唱:「一二三到台灣,台灣有個阿里山,阿里山上有神木,我們要反攻大陸!」現在神木壽終正寢了,大家爭著去是為了看外來種的日本櫻花。日本殖民,攫取台灣資源,國民黨政府來了更是變本加厲,根據「地球公民協會」執行長李根政先生的估計:
總計,國民政府來台後,共砍伐 34 萬 4 千多公頃的林地,面積超過三座玉山國家公園。材積約 4,456 萬 7 千餘立方公尺,如果以長 10 公尺、載重 15 立方公尺的運材車來計算,車車相連全長可達三萬公里,足足可以繞行台灣數十圈。
2009年的8月,阿里山森林鐵路因風災使得主線停駛,山河變色,阿里山碰壁了,山不轉路轉,不該就是思考如何實際行動保育森林的時候了?
用手機拍了影片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