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日 星期四

說包子/附記:挺台灣的店:鹿港阿振肉包

阿振肉包,魚夫手機拍攝
噫吁嚱!包子之學問大矣哉!

包子、饅頭,師公仔神杯,焦孟不離,做得好,可百世薪傳,兒孫富貴, 永保安康。

台南有家「萬川號」餅舖,以肉包、水晶餃聞名於世,其為百年以上名店,創立於清同治十年(1871),還有「包子祿」,也從清光緒12年(1886)傳衍至今,子孫靠著祖傳這一味包子獨門製法,世世代代,不愁吃穿。

一府二鹿三艋舺,鹿港亦有兩家包子店飄香千里,一為「老龍師」,另一則為「阿振肉包」亦已淵源流長,至今仍生意搶搶滾,大排長龍。

做包子,據聞始於諸葛孔明,拜裨官野史之賜,這孔明早已成了他們中國的愛迪生,許多奇器淫技都是他的發明,那包子的故事,有如台灣原住民出草,吳鳯捨身就義,孔明南征,為改正當地蠻子的獵人頭舊習,乃以肉包、饅頭取代人頭,這包子便自此發明云云。

這是《維基》上的畫虎卵,不過定義上,約略帶餡者稱包子,不帶餡者則呼為饅頭。

小籠包或蟹黄湯包,種屬科目綱門界,亦屬包子之一種,我極喜嗜小籠包,因此曾經為文:

巧遇小籠包

文中提到:

重裀而臥,列鼎而食的權貴人家,不曉得我們市井小民的最愛。寒冬驟冷,路邊小販,賣小籠包者,熱氣騰騰,霧氣漫漫,遠望宛若小型火災現場的文火熟蒸,兜來一群征塵裡飢寒交迫的路人,取暖之外,兼顧轆轆飢腸,這在功德簿裡,也該記得上一筆吧?

台灣是個寶島,集南北珍饈,天地玄黄,洪荒宇宙之精華,要食上好小籠包,真如探囊取物,台北「鼎泰豐」遠近馳名,是以做小籠包而打出國際市場者,因此別小看這一味平躺如菊花,舉箸夾起如燈籠的吃食小品。

說到小籠包,我有一回去了趟上海,朋友設宴款待,客席就擺在豫園路的「綠波廊酒樓」,這是東西首領,「萬歲爺賣包子」﹣﹣御駕親征過的場子,友人順其勢,撐起場面,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不過如想就上海小吃嚐鮮,一旁便是「南翔饅頭店」,那南翔小籠包本來是上海郊區南翔鎮的傳統名點,素負盛名,因其形態小巧,皮薄呈半透明狀,並以特製的小竹籠蒸熟,所以便呼之為「小籠包」了。

「南翔饅頭店」我二十餘年前登陸,尚是一家小店,或者說人家那時是「咬著包子上廁所」﹣﹣含苞待放,如今則富麗堂皇,人聲鼎沸,不復當年吳下阿蒙了。

賣包子既便飄洋過海,仍然感動「洋鬼子」,美國紐約中國城的「鹿鳴春」我去過一回,至今仍戀戀不忘,當時和我一起大排長龍者,白人可多的是,可見這些夷人洋巴子,不只漢堡牛排而已,亦能欣賞東方包子之美味。


但也有本是百年名店,居然經營不善,一度倒閉,再獲重生者。

1989年,我到中國,在北京盤桓十餘日,漸覺無聊,蓋當時的北京城並無今日之奢華,連「全聚德」烤鴨都沒台灣料理的好吃,於是出城往天津走,在那個時候,是中國鮮有高速公路或廁所沒有門的時代,搭了三個多小時的車子才到天津,一下車就想找「狗不理包子」,哪知問錯了人,我說:「何謂狗不理?」那人回答說:「他們做的包子,狗也不理!」

有那麼難吃嗎?遂敗興而歸,後來才知道,原來做包子的生意太好,包都來不及了,哪裡有時間和客戶打屁?大抵是人家嫉妬他的生意好,見他不理人,乃曰:「狗不理」包子也,只是此味係天津三絕之首,天津人有那麼記恨,非得匡我這外地來的觀光客嗎?

清國時期,「狗不理包子」一度遷往天租法租界,生意每況日下,竟至於一度歇業,不過技藝並未失傳,再起爐灶,仍然很快的東山再起。

結論是:做包子、賣包子,不是土包子,行行出狀元,專心致志,也能包舉宇內,成就大事業。

我最近走訪了鹿港,就「阿振肉包」買了一盒包子、一手饅頭解饞,朋友說,那是一家挺台灣的店,於是拍攝攝了一支影片分享,希望大家會喜歡:



訂閱魚夫更多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