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7日 星期一

台灣人必看!荷蘭「從搖籃到搖籃」的綠能設計

按圖去看所有圖片


看建築,我從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現在建築越看越小,越看越輕,越看,越不是建築的「實」,而是它的「虛」。

古羅馬著名的建築師維特魯威的《建築十書》,為建築定下了三個主要標準:堅固、耐用、美觀(firmitas, utilitas, venustas),也成為後世追求的標準;現代建築,拜科技之賜,越蓋越嚇人,再加上房屋廣告的吹噓宣傳,更是讓人以為任何建築都能基業永固,百年傳世。

其實,我們如果活得夠久,就會「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建築終究是廢墟;如果我們歴經戰亂、天災,看到建築的被滅絕,那就明白,再堅固的建築也是無常。

美國911事件裡,我們看到雙子星大樓就在我們眼前倒塌了;台灣921大地震、八八水災、919水災,我們都看到建築被無情的摧毀。

屋頂、樑柱、牆等,是建築的「實」,建築所營造的空間與引領的意義與觀念,是它的「虛」。

現在流行一種「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 Design)的綠能設計概念,或簡稱C2C,強調用「仿生」(biomimetic)的方式,建議工業發展必須同時保護和豐富生態系態,以自然的代謝,且安全、富生產力的有機與合成物質的循環利用方法來設計。

建築終究是廢墟,也很無常,造成大量的廢棄物與浪費,在所難免。荷蘭阿姆斯特丹附近的Steigereiland,正在實驗「從搖籃到搖籃」的設計,換句話說,使用被用過或分解的建材來蓋新房子,並且必須獲得荷蘭PassiefBouwen的認證,才能進行設計和施工。

由於設計師是日本人Terunobu Fujimoro,這棟房子採用了許多高階與傳統的老方法。建築的主要材料為木頭,木材提供了舒適性和吸音,但正面採燒炙過後的木板,這可以免去油彩或再處理;電力從屋頂的風力渦輪引擎而來,用以產生部份電力所需和溫暖的自來水來源,其次利用地熱交換系統,在空氣進入房子之前加熱。傳統的老方法,如在夏天時,分別從頂樓和地面層打開特製的「快門」,使空氣對流;為使房間保持清涼,則在主臥採用土牆,白天吸熱,夜間散熱。

FARO蓋這種綠能設計的房子不是第一回,第一棟叫Blue House,有興趣者,可以按圖去看看:

新增說明文字
其實荷蘭並不只是提倡「搖籃到搖籃」的綠能設計罷了,荷蘭跟台灣一樣水患頻仍,許多實驗性的水上住宅也正一棟棟的建設起來。我這樣想,以近年來颱風所帶來的水災,台灣人真有可能要住在水上了,再加上面對中國大量建設,使得建築物料價錢飇漲,台灣人是到了思考綠能設計的時候了。

Faro 官網

延伸閱讀:

弱建築、微建築、負建築、怕建築
人定勝天是建築界最不該遵守的原則:紐西蘭的夢幻豪宅月亮山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