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8日 星期四

我要大頻寬,我要高畫質,NCC給我拿出辦法來!!

ad001

今天一則新聞,維基百科的影音版終於要出爐了,它採用非營利的Miro技術體系。 Miro的前身叫民主播放器(Democracy Player),後來改名Miro,我在2007年就注意到了這個播放器,當時有點天真,沒有考慮到其他因素的配合,一直寄望網路迅雷不及掩耳的打敗傳統電視,不過,維基百科影音版,本來都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這回好像真的要開始了,而且還要採高解析的影音品質,又讓我聞到一點臭尿布味了。

Youtube現在每分鐘全球上傳超過25小時的影片,每日上網收視人口一億人次以上,可是Google體系以關鍵字廣告為主,成長的幅度依據台北市網際網路廣告暨媒體經營協會的統計,關鍵字廣告雖然穩定成長,但總量並不到威脅傳統電視廣告的地步,換句話說,至少在台灣,網路還不至於斧底抽薪,令傳統媒體崩解。

這是什麼原因?不得而知,我知道從這張表上來看,以網站廣告 (Display Ads)為主的雅虎奇摩,仍佔網路廣告的最大宗,其次才是Google的關鍵字廣告(Search ADs),社群口碑行銷(Social/Buzz Marketing)則以方興未艾的Facebook為主。這依我的觀點,台灣人使用網路的習慣是以雅虎優先,Google次之,至於Facebook雖然急速成長,但國人對臉書的行銷則仍很陌生

其餘是什麼原因呢?我一直在想的是,頻寬費太高,和寬頻環境不足吧?

不過擋住媒體主流往網路發展的主要原因,我認為傳統電視媒體的既得利益是最主要的原因

台灣的電視環境很是畸形的。收視率調查報告的樣本數是怎麼來的?從我進入電視圈,歴任有線電視台創台元老、總監、執董,到現在十幾年了,依然成謎。其次,有線電視台的經營,充滿角頭的勢力較勁,到現在,明明百來個頻道,歐美國家人民均有權利選擇其中若干付費收視,在台灣,咱們卻得全數照收,試想您去超商想買份自由時報,卻得把超商裡的蘋果日報、中國時報、聯合報...等等,全買回家,這合理嗎?

中華電信現在大力推行MOD,猶記得當初好友賀陳旦上任董事長,我特地跑了一趟他的辦公室,力陳MOD將為人民帶來更多收視權益、更好的畫質,一定要全力發展。然而,現在的MOD雖然影音內容收費合理,且有高畫質影片欣賞,卻被地方系統業者全面抵制,有線電視台不願意也不敢搬到MOD去,推行上仍困難重重。

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FCC)在三月十六日(2010,美國時間)公佈了國家寬頻計畫(National Broadband Plan)細則,很野心的想在未來十年內,提供100 MB的頻寬到達90 ﹪的美國家庭。預計在五年後,美國境內便能完成一億用戶能享用50MG的寬頻網路服務。看到這則消息,真是令人感慨萬千。

台灣也有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這個委員會由政黨比例產生,註定了引進一堆政客學者,搞得派系林立,造成如今主委彭芸倦勤求去的結果。NCC,人民戲稱為「藍兮兮」,一天到晩去找本土電視台和中南部電台的麻煩,施政理念,開宗明義,引述外來和尚美國人類學者的話:「人類的通訊傳播科技越來越普及,但是對於該傳遞什麼,卻知道的越來越少。」你們管人民要傳遞什麼?恁爸沒有違反善良風俗,沒有違背現有法令,要在Twitter裡碎碎念,在噗浪裡你好、我好不行嗎?就算違背,個人造業個人擔就是了,干你NCC屁事?倒是有線電視的惡質壟斷,到現在沒有聽過NCC放聲屁。

比較起FCC,人家在拓展國家頻寬環境裡的努力,NCC真是汗顏。政府在導引創新與創意上,很簡單,就是建出一個良好的平台來,別的我不知道,頻寬牽動著影音、遊戲和我正在研究中的「遠距臨場」(Telepresence)的議題,也關係國家未來創新與創意的前景,NCC要去想的是,如何像Google那樣打造出國家的「雲端預算」,給出1GB的寬頻環境來,美國有那麼多好學的,不此之圖,偏偏去找個人類學家來教訓人民,真是莫名其土地廟。

現在,我要大頻寬,我要高畫質,NCC給我拿出辦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