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ource credit |
這個問題有趣,我的毛病就是講過的,不想再講,繼續講些最新的,偶而也應該整理一下,這樣就比較會有個清楚的輸廓,所以我的講題是鼓勵民間社團或者弱勢者如何利用最少的資源,打造自已的媒體Me-dia,這也不用簡報,而是一字字的寫個清楚。
社團或弱勢者最缺少的是資源,但社團或弱勢者做了什麼,要人幫助什麼,愈多人知道,資源就越容易取得,最便宜的媒體資源就是網路,但也最難在網路裡打出知名度,不過要利用網路,先得認識有什麼工具可以運用?
這些運用工具有幾個前提:
其一、運用雲端運算的免費資源,就算付費,也是極低的成本。
其二、所有運用的資源,都是台灣、中國以外的公司,避免言論遭到干擾。
其三、儘量保持Kiss原則:Keep it simple stupid,不用複雜的電腦或網路知識,而是傻瓜級、懶人包的運用法。
一、官網:
社團應該至少應該有個官網,但要做什麼樣的官網,運用什麼工具作為起手式,就很重要。
1.Blogger
Blogger是Google旗下的一個積木式,非常好用,用來建立部落格的網站,只消去申請一個Gmail帳號,就可以兩三下,建立好一個部落格。
不過Blogger比較適合個人,或者社團官方消息的發佈,好處是內容可以由官方控制,但如果要更大的社群來一起分工分享就不適合。
2.Google Sites
這是著名的Google協作平台,用來製作一般公司較為靜態的官網,如果不需要很大的參與,Google Sites的自由度很大,也很容易製作多型態、網頁的官網。
Google Sites的教學,網路很容易找,下面這一篇就是:
Google sites教學
3. WordPress
按照官方的描述:WordPress 是一個開放原始碼網誌/内容管理系统,專注於美學、網頁標準和易用性的個人發佈平台。WordPress 兼具自由與無價,你可以下載並且免費使用。
使用 WordPress 建立你的網站,並讓它與眾不同。
進入論壇與同好們一起討論
於 Twitter 上關注 @twwordpressorg 的訊息
加入Facebook 社團 – WordPress Taiwan 正體中文
將 WordPress Taiwan 加入你的 Google+ 圈圈
目前是全球最多人使用建立部落格和官網的工具,我記得可以放在他們的伺服器上運作,或者下載來在自已的伺服器上運行。
如何運用,網路教學多的是。
4.Ning
Ning是個可以建立類似小型無名小站的社群網站,是我用來建立玉山網聚廳的工具,多年來,耗費極少的資源,卻有了一萬多名的會員,極適合針對特地的成員一起來討論特定的議題,效果非常好。
補充一點,Ning本身有提供小額捐款的機制(Paypal),可透過這個機制,向會員收取若干費用,以維持網站的正常運作。
二、社群媒體
官網之外,一定要建立社群媒體去找到志同道合者。其次,我已經不主張發送電子報或email的方式來傳送訊息,因為越來越多的機制會將訊息導入垃圾郵件,所以要積極參加社群媒體,結交好友,爭取粉絲。
1.Facebook
台灣現在沒有Facebook帳號者好像快和沒身份證一樣的奇怪,社圖利用FB來建立社群,一定也得建立Facebook的專頁,幾個問題要注意:
其一、內容應該要發表在FB上或部落格?關於這點的拿捏,我寫過一篇文章:
Facebook會不會殺了部落客?
其二、Facebook的專頁開設,一定要有多重管理者帳號,如採單一帳號管理,一旦該帳號違反使用規則,遭到 FB除籍,連帶將專頁除去,辛苦建立的粉絲將一併失去連絡。
其三、如何找到會員或粉絲,這是個大學問。
2.Plurk 噗浪
噗浪原本是台灣最大的社群媒體,是限制在140字短文的推噗,但現在情況已經沒有那麼熱絡,現經由許多「萬箭齊發」的機制,都可以同時將內容發送到許多社群網站去,如下文:
萬箭齊發大法10招/如何把一篇內容一次發到許多網站去?
3. Twitter 推特
Twitter是全球最大的微網誌,現在也有漢文版,但台灣人用的比較少,可是在全球許多知名網站使用Twitter和FB來讓讀者follow者很多
4. Google+
這是Google推出來和FB對抗的社群媒體,台灣人用的不少,但學問很大,幾乎所有的Google產品都有這項社群功能,所以就算台灣人用得很少,還是值得好好研究。
5. Storify
這是個整合咱們發佈到社群軟體的所有貼文的網站,可以提供篏入碼,將所有貼文貼在網站裡,一併整合給讀者看。
三、內容工具
有了網站建構與社群媒體工具,但內容還是首要,怎麼用最低成本的工具來建構內容也得要有方法:
1. 影像直播:
重要的社團活動與會議,當然要能即時直播出來和關心議題的閱聽人分享,透過什麼工具呢?看這裡:
a. Ustream
這是全球最大的直播網,玉山的公民記者大都會運用,美國總統就職網路直播也用,311日本大地震亦同,這功能不只直播,我以曾經當個電視台總監、執董的身份跟您保證,這還可以當個很稱職的副控室,和不必動用上千萬經費購買SNG直播車,而代以最廉價和最新枓技的直播方法,有興趣,可以參考下列的文章:
Google大神的3D天眼直播媒體新科技
b. Stickcam
這是玉山公民記者經常用來輪替使用的直播工具之一,直播的費用,和Ustream一樣,免費。
以上講到現在的雲端費用,基本都是免費,即使要錢,也是很少的費用,任何大學畢業生出社會工作伊始,忍著點少吃頓麥當勞,應該都可以offer得起。
另外,這些直播的工具,也都可以用手機直接直播,也提供手機的APP。
c. Justin.tv
這也是重要的直播器之一,不知道是不是我這幾年娚力推廣的的結果,台灣人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如何運用這些直播工具來播放許多群眾運動,反正大家會用,就是我本來的心願。
直播器工具很多,但知道這三種就夠了。
2. 聲音直播
這類似電台,不同的媒體,當然有不同的媒體製作方法,電台著重在聲音,可以不露臉,簡單收音,尤其在智慧型手機發達的時代裡,可以盡情發揮手機的功用。
a. Audioboo
這是我們經常戲稱的「黑豬母」廣播電台,是以錄製聲音來做廣播,以5分鐘為限,免費,但也可以加碼到30鐘,一年英磅60元。
關於Audioboo,我曾專文介紹:
誰說要花五千萬去跟政府申請電台?談「黑豬母」(Audioboo)公共廣播電台
運用Audioboo進行手機電話採訪,必須搭配Skype,原因是手機還是手機,通話優先,一旦使用手機通話功能,那就不能再運用其他的APP,所以搭配Skype的Skype out,才能啟動Audioboo的錄音功能。
b.Blog Talk Radio
這也類似Audioboo,也提供5分鐘的免費版,但要加碼將錄音時間拉長,那麼選項較多。
3. 影像製作
錄影或照相,我都建議能專業最好,但要到達專業的水準,所費不貲,不是一般社團所能負擔得起,所以我都主張去買支優質鏡頭的智慧型手機,注意,我特別強調「鏡頭」,一張照片或一段錄影的品壞高低,決定在鏡頭,而不是在像素而已。
智慧型手機的後製功能,現在都已經很強大,而且還有隨照隨傳,隨時存取的功能,我自已現在出門旅行,也不帶我那些重裝備了,一支手機搞定,由於經常鼓勵友人使用,所以我寫過許多文章介紹:
魚夫版手機攝影、照相完全攻略
喜歡用智慧型手機拍照嗎?25個攝影的APP,錯過了,就是把變形金剛當銅罐車用!
當然,還有很多相關文章,不過仔細閱讀這兩篇就足夠了,但如果很堅持影像品質,而且是「蘋果」的愛好者,那麼下面這篇文章也可以參考:
不必學什麼攝影後製技術了!40個在蘋果電腦的App Store上可以買到的修照片特異功能應用程式
還有一篇是實用的設計工具,買不起iPad者,可以不用看:
一指神功就可以成為藝術大師了嗎?35個iPad上幫助你設計的應用程式
至於什麼樣的影片才會爆紅?讓你的內容立刻被百萬人點閱?Kevin Allocca是Youtube的趨勢經理,下面是他的演講,有空可以看看:
4.手機圖片、影片的存取
許多人將手機上的圖片、影片都放在手機裡,最好佔滿了空間,連拍攝新的影像都不行了,遑論後製作,因此,手機或平板電腦的影片和照片要上傳到雲端去,要用的時候,再透過下載來觀賞。
a. Dropbox
Dropbox目前是最多人使用的雲端硬碟,如果要求品質,則要從手機上傳時得先設定上傳品質為Original,將原始檔案大小原封不動的搬上雲端。
缺點是只有5G,但可以透過邀請朋友的方式來擴增,或者乾脆花錢購買儲存空間。50G一年是99美元。
上傳後,既可刪除你手機或平板電腦上的原檔案,但我的看法是,雲端硬碟只是裝置之間的中繼站,手機或平板電腦的儲存空間都算小,上傳雲端硬碟只是權宜之計,回到電腦上仍得將Dropbox上檔案下載,上傳到其餘的影像網站上,我的做法是將影片傳到Youtube,將照片傳到Flickr或Picasa。
現在講的是到手機或平板電腦的App store或Google play去購買應用程式,但也得相對的到筆電或桌機去安裝對應的App,如果是使用Google Chrome瀏覽器,那麼去Chrome web store下載,安裝在你的瀏覽器上。
另外,還進一步的雲端存取法,我也整理好了一篇文章:
丟了你旳隨身碟,並學會雲端整理你的知識活水
另外引述了一篇文章:
快靠過來,魚夫免費送您十個隨身碟!
b. iLoader
iLoader是一款可以將手機或平板電腦上的像片或影片直接上傳到Facebook的應用程式,可以設定為高品質上傳,速度很快,但我發現,仍有壓縮,品質並不等於原來的檔案。
其餘如Google Drive、Box、Skypdrive等都和Dropbox類似,其中Google Drive功能強大,但因為在App Store裡的應用程式還沒上市,上市後我再來寫一篇文章評論。
四、虛實合作
虛實合作指的是在出版物和網路之間及手機、平板電腦與網站之間的兩種連繫。
a. QR Code
QR Code英文Quick原名為Response,製作無需成本,作好後,可以印製在出版品或者實體上,透過手機或平板電腦掃描,就可以在手機或平板電腦裡,在哪裡製作?我寫過一篇文章:
QR Code英文Quick原名為Response,製作無需成本,在哪裡製作?我寫過一篇文章:
11+產生QR Code的網站
不過有個最新發現的產生QR Code的網站,可以選擇顏色,我覺得很不錯,特別介紹:
QRstuff
什麼時候要製作QR Code?
1. 有活動或事件要宣傳。
2. 必須提供Google地圖,讓人容易找到你的地點。
3. 電子商務。
4. vCard之類的名片。
5. 影片。
b. 製作APP讓人家下載到手機或平板電腦。
這個委外製作很花大錢,自已也可以作,但得先申請開發者的資格,製作方法,得花點心研究一下,並讀讀我這篇文章:
手機決戰,如何自製APP的9個網站及魚夫個人 APP下載
將來,一切知識訊息的展現都將螢幕化,人們得到訊息的來源會變成是從電視、電腦、手機等螢幕而來,虛實合作只是過渡性的,紙本將會萎縮甚至消失,APP和電子書會成為主流,所以要儘早作好準備。
最後,你一定會問,我都按你的方法做了,但哪裡去找人來參與?這是另一個主題,然而最重要的是「堅持」,一剛開始,參與的人不會多,堅持下去,慢慢的就會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這篇文章我將親自講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來報名:
時間:2012年6月8日晚上7:30
地點:清水華笙音樂文化館,台中市清水區文昌街18號。
電話:04 26222771
報名費用:100元,可抵館內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