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帆布行是傳統與創新的典範 |
TVBS電視台剛開始在台灣建台時,我人生的第一個電視節目「選舉萬歲」就接在李濤的「全民開講」之後,他是老電視人,我則是從平面媒體轉戰而來,當時是有線電視台成立的伊始,無線三台的人認為要將電視訊號傳送到挨家逐戶,還有一段很長的日子,可是很快的,有線電視在幾年內就取得主流的地位,創造性破壞證明典範移轉是突如其來令人措手不及,不會是慢慢改變的。
古早時代台語稱裝載東西的袋子或包包為「茭芷」,從草編到後來帆布或塑膠,老一輩的人不管材質的變化,一概以舊稱呼之。對我來說,最重要的「茭芷」就是帆包做的書包,後來得知台南傳統產業中帆布也曾是大宗,便開始打聽各家的良莠,背著帆布書包踩鐵馬,一展當年「文青」的復古風,應該可以用很「潮」的字眼來形容罷?
不過帆布包因為遭到國際品牌的挑戰,瞬間在巿場裡節節退敗,因此急須在傳統與創新之間尋求突破,日本京都知名帆布品牌「一澤信三郎」就是轉型成功的典範。台南幾家帆布行,諸如「永盛」、「廣盛」和「合成」等,我也經常佇足觀察他們的新式設計,比較台、日之間的差異。
「創新不要離傳統太遠!」這是「合成帆布行」的老闆許勝凱在閒聊中告訴我的設計理念,所以公版的樣式也不能流於太過花俏,失去了帆布包本來古樸的質感。
在我看來,數位網路時代必得實現「分工分享」的概念,再加以客製化才是王道。許多人將自己喜愛的圖樣拿來「合成」,選擇既有的公版、顏色,組合成獨一無二的帆布包,如此卻也能營造出多元的設計感來。
有吳念真簽名的反核包 |
溫柔手刷洗,曬曬暖陽;遠離洗衣機,平放晾乾;金屬材質上點油,常保光澤不生繡;褪色皺折最是自然,養一個有自己味道的帆布包。
近年來不少名人對帆布包很是鍾愛,比如「合成」的店裡就有個吳念真簽名「反核包」和印有自行設計的「豬頭國小」書包,非常逗趣;我有一回甚至在這裡遇見了李濤,他也愛上這種手工的帆布包。
我最後毅然決然的離開電視圈,李濤在TVBS的節目也「謝謝收看」,彷彿宣告一個媒體時代的終結,也不過就是二十年的時間罷了,現在幾乎所有的傳統媒體都受到網路的威脅,正走向裂解的結局。
李濤遇見我時,仍然是一部箱型車和大隊電視台人馬前呼後擁,我則腳著拖鞋,踽踽獨行而來,從褲袋裡掏出一支手機,東照西拍,自得其樂,忽然李濤開口相認,我透視他的大墨鏡也認出他來,歡喜相擁,我們的政治理念不盡相同,但都曾在同一個有線電視時代裡縱横沙場,如今雲淡風清,見面卻是倍感親切了。
「典範移轉總是突如其來令人措手不及,不會是慢慢改變的。」這句話現在是我教授學生,課堂上經常提及的一句話。
用手機拍了影片來分享:
地址: 台南市中西區中山路45號
電話:06 222 4477
照片分享:
Flickr 上的相片集 合成帆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