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圖看所有圖片 |
這是什麼題目?魚夫你是咧講啥小?台南美食跟紐約歌劇如何湊在一起?
是這樣的,我有一位朋友,到美國紐約去留學,第一年,他愛看歌劇,可是初到美國,英文不夠好,只好到都會的中心如百老匯等去看戲,第二、三年後,英文漸入佳境,就開始往郊區的劇院跑,英文再練到一個程度,最後就以觀看遠離市區的非主流劇團為樂了。
在品嚐美食也是這樣。我剛搬到台南時,就照著美食書籍一家家的去,現在快三年了,我漸有自已的門道,越跑越遠,比如說,我愛吃鹹粥,阿憨、阿堂鹹粥我都是常客,朋友來,也以這兩家為優先,後來自已到處尋尋覓覓,居然跑到長榮路四段去吃起「萬伯鹹粥」來了。
我之所以提及萬伯的鹹粥,其實是因為他們的做法比較實在。我本來以為台南人沒有個三兩三是不敢隨便上梁山的,其實不然,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所在多多,吃沒三把韭菜就想上青天的更多,以為青菜開個店,就會鬧熱滾滾,小子,就算鹹粥其實也沒那麼好料理。
台南的鹹粥我從萬伯處看到秘方:
本店之湯頭係由魚大骨、豬大骨、蔬菜、水果、貝類...等。遵古法熬煮數小時煉之而成,胃(味)甘鮮,甜濃郁,不以味精取勝。請安心食用,祝您健康!
我每回去吃,都覺得鹹了點,但居然還有所謂「較重口味請事先告之」的吃重鹹者。這也有趣,嚐台南美食到最後,像到紐約非主流歌劇院去吃重鹹,越吃越遠越偏僻,所以說,這有雷同之處。
「虱目魚」是台南人一種營養經濟漁產,英文Milk Fish,牛奶魚,就告訴了咱們它的重要性。所以傳說很多,比如說是鄭成功來台灣,本地御廚獻上虱目魚,鄭成功未之見也,嚐此美味,乃大呼「什麼魚?」國姓爺金口一開,乃定名為「虱目魚」,哇咧林老師卡好啦!但不幸這段故事,居然成為台南市縣政府宣傳虱目魚的主軸。
鄭成功是中國福建泉州石井人(我還特地到中國去「瞻仰」鄭成功的故鄉呢),母親是日本人,一生之中,最多打到南京,日語可能比北京話溜,怎會說起北京話:「什麼魚?」頂多是「啥米魚?」台灣人自已作賤,政府帶頭領全民為中國賤民,夫復何言?
萬伯鹹粥有一段故事,說這養虱目魚是中國來了位高人,教導台灣人民如何養虱目魚云云,店家說得活神活現,我只相信台灣人的智慧,我曾經訪問台灣養殖之父廖一久博士的故事,台灣現在不論養殖或水果產出,都是世界頂尖,何須一位不具名的唐山人來指導台灣,先民就地求生存,自然能在惡劣的環境中發展出自已的智慧來,而所謂的美食家們,也不要人云亦云了。
有一回,我去中國「長沙嶽麓書院」,前頭的地陪努力的解說這是當年朱熹教書的地方,前方的旅客是一對年輕的中國夫婦,忽然問:「朱熹是誰啊?」這有趣,我才離開電視圈十年,就有年輕人問:「魚夫是誰啊?」,朱熹要是跟我同時代,如果沒有我那麼想得開,大概就會去燒炭了。
然而,台灣人的中國教育,文武周公,乃至於國父蔣公,道統完備,說故事時,就不忘中國二十五帝王史的連結上去,Who cares?虱目魚就是先民就地存活的食物,台南有位水產專家林正男博士告訴我說:「虱目」可能是平埔族語,和鄭成功來台,沒有什麼關係。
不過,一家小店家,東西好吃就好,我並不很計較他們牽托「祖國」的廣告詞,進而無限上綱:「此物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見?」美食,或者擴大為文化創意這回事,在地特色最重要,把歴史文化傳承加入美食中,吃起來,並不一定倍增其美味;Hello Kitty沒嘴巴,您能告訴我是日本自什麼王朝發展出來的文創產物嗎?「麥當勞」是美國四百年的什麼歴史結晶呢?中華麵、拉麵是中國傳進日本的,但您聽過日本人特別強調這些是來自中國的什麼道統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