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5日 星期四

逃難的滋味--俄羅斯軟糖


1917年俄國共產黨發動革命,莫斯科發生大規模動亂,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時年22歲的艾斯尼是皇家侍衛團長,他在保護沙皇的戰役中頸部中彈昏迷,等醒來時,大勢已去,1922年保皇派一路節節敗退,艾斯尼率部眾逃入中國哈爾濱,然後再輾轉逃到上海法租界協助法軍擔任房屋檢驗的工作,1948年,又隨國民黨政府敗逃來到台灣,在異鄉遇見了一位少年簡錦錐,日久竟情同父子,最後因為艾斯尼想念家鄉的滋味,於是找了六位白俄一起來在武昌街城隍廟前,跟後來的台北市長高玉樹租了三層樓高的房子,1949年的10月30日掛上英文招牌--ASTORIA,這就是後來令許多文人雅士留連忘返的明星咖啡了。



然而,逃難的日子還沒結束,韓戰爆發,逃難來台的白俄羅斯人深恐中國共產黨打到台灣來,於是股東之間為了將股權脫手,逃難到其他國家去而起了內閧,最後居然是由台灣人簡錦錐一人獨立擔負起經營的任務。

明星咖啡曾經吸引許多高官顯貴前來光顧,蔣經國的俄羅斯籍太太蔣方良也常來這家店一解思鄉之愁,另外,許多文人雅士如畫家郎靜山、陳景容、楊三郎、顏水龍經常見他們出入的身影,作家如三毛、黃春明、林懷民、白先勇、季季、陳若曦、楚戈、方明、劉大任、王禎和、陳映真等人也常在此聚會,其中詩人周夢蝶即在樓下的「亭仔腳」擺起書攤維生,這裡曾因種種因素歇業,2004年在各界連署下,重新點燈開業。

用手機拍了影像來分享:



本文收錄在魚夫新著《臺北城・城內篇》一書裡,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按下面的連結獲得更進一步的活動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