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1日 星期六

魏德聖電影KANO嘉農棒球隊故事裡沒拍回來的場景!重繪日治時期嘉義衛生公舘

魏德聖導演的電影KANO棒球隊的故事裡,訓練球員時跑過嘉義噴水池前,應該有這座八角樓。

嘉義市在導演魏德聖拍過「KANO」嘉農棒球隊後,終於找到了阿里山之外的另一個行銷點,由於故事情節多半發生在嘉義市,所以現在市區中心那座噴水池中央自從孫文的銅像崩壞後,現在另矗立起KANO當年的主力投手吳明捷的雕像,在我看來順眼多了。

「嘉義農林學校」在1928年成立「野球部」打棒球,一直沒什麼傑出的表現,直到後來聘請曾任甲子園名校「松山商」棒球部總教練的近藤兵太郎前來擔任教練,方才一鳴驚人,於1931年實力大增,在全台高校中奪冠,取得代表台灣赴日參加第十七回夏季甲子園大會,更以三勝一負的戰驚獲得「準優勝」(亞軍),嚇壞日本人,也博得「英雄戰場 天下嘉農」的美譽。

在魏德聖的電影中,這支棒球隊每天都會跑過嘉義噴水池前,大聲喊出目標「甲子園,甲子園!」電影中的場景重現噴水池周遭當年的模樣,許多觀眾為之眼睛一亮。我母親大人是雲林人,不少親戚都搬到嘉義大城來發展,二姨媽的家就在火車站旁,所以幼時經常來嘉義渡過寒暑假,只是記憶中的那個嘉義和現在迥然不同。

研究了存留不多的舊照片和閱讀當年的相關資料後,噴水池圓環周遭我推斷當時應還至少存在著兩棟美麗的建築,一是1910年(明治43年)的第一代和洋式「嘉義郵便局」(今噴水池西南側中山路口到文化路口一帶)以及1909年9月7日落成的八角形建物「嘉義衛生公舘」(今噴水池北側文化路和中山路之間)以及其他有待一步步畫出來的建築。

現在的「嘉義文化路郵局」是日治時期的「一等局」,但屬第二代,優雅的直線條勾勒出現代主義思維的建築風格,只是現在被貼滿綠色小口磚,令人不忍卒睹,不過這是在1939年完工取代我說的那座第一代郵便局,現址則蓋起了大樓,今天那些花花綠綠的招牌有如外牆貼滿補丁的模樣,更不只是可怕的醜陋而已。

原嘉義衛生舘八角樓的現址就是照片中亞太精品那個角落
「嘉義衛生公舘」落成於1909年(明治42年)的9月7日,呈八角形,我推斷是從八角之上每一面再有四個切面,24個切面再往上推叠成圓頂,圓頂之上再有個小斜頂,斜頂兩角插上兩支疑是避雷針,從老照片上研判,上下二樓牆面應該都是木結構,以嘉義盛產木材,就地取材耗源最少,且可能是當時的最高建築之一。

日本人初來台灣,攻台容易治台難,遭逢台民反抗戰死者為164人,負傷515人,病死的卻達4,642 人,病患 26,094 人中,5,246 人必須立即在台灣住院治療,其他送回日本醫治,軍人都掛病號了,如何召來日本新移民?

台灣本是瘴厲之地,如何能成為清潔之島?所以總督府就制定歷史上有名的「公醫制度」,故事說來落落長,縮小範圍來說,當初的嘉義、雲林一帶鼠疫横行,為了公共衛生,捕鼠為先,1904 年斗六廳全境捕鼠六十餘萬 隻,以後每年捕鼠均達五、六十餘萬隻,鼠疫才逐年減少,不只如此,台灣流行性感冒傳染得非常嚴重,1918 年西班牙流行性感冒造成全台超過 91 萬餘患者,44,728 以上的人死亡,死亡率高達台灣人口數的 1.2%,現在看到這些數字,當下活活嚇死的不在此列。

所以「衛生公舘」當時一定扮演者醫療衛生上非常重要的角色,那為什麼要蓋成古錐的八角形?不得而知。1915年的6月,忽然轉讓給私立嘉義幼稚園經營,所以從當時遺留下來的幼稚園規劃平面圖來看,了解到八角樓的基地範圍其實連結到其後的街屋,呈三角狀,入口設在兩側,可容四十名幼童,只是幼稚園不久後,於10月份移到「淨土宗傳教所」。

台灣當今的孩童沒唸幼稚園是很奇怪的,但在我阿公那個年代去唸才怪奇,要到1917年後,台灣的幼稚園數目才突破個位數,所以嘉義這家也算是台灣第一代的私立幼稚園了,那到底是招收些什麼階層的學童呢?只可惜記載不詳,幼稚園搬走後,陳澄波先生1927年的畫作「夏日街景」裡也畫進了這棟建築,只是從舊照片研判,已成了賣高砂生啤酒的營業所了,1937年又換成基督教長老教會的「嘉義保育園」在此設立,1944年(昭和19年)因警察署規劃防火線,全棟遭到拆除,因此KANO練跑經過噴水池時,這兩座建築物還是存在的。

噴水池前的老照片其實透露出那個時代的許多人民生活的細節,在我的畫中,也把防塵土飛揚的灑水車畫了進去,就是從老照片的細節裡發現的,灑水車台灣從1914年就有,比東京還早。只是噴水池一帶是嘉義的精華地段,政商利益錯綜複雜,文化保存的聲音寡不敵眾,終於被拆得屍骨無存,父祖輩的故事,當然也就隨風飄逝了。

用手機拍了影像來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