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6日 星期三

拿智慧型手機,人生是彩色的;拿一般手機,人生是黑白的/圖解智慧型手機如何改變你的生活?

出門去咖啡廳我常帶的工具,iPhone、iPad、Mac Book,家裡還一台iMac
Facebook才剛IPO,就有人談論「臉書」大概會在2020年消失,這是因為網路歷經三個世代,第一個世代是入口網站,如Yahoo、 Google等在2010年代的崛起;第二代則為社群網站,這就是為什麼第一代的Google要推出Google +,氣喘咻咻的苦追FB的社群分享功能,然而,FB以十億美元併購instagram的原因是什麼?
當然就是為了網路第三代﹣﹣行動世代的佈局。

所以Facebook如果不跨越到行動的世代,災難就會來臨,目前 FB的獲利模式是廣告,但在手機上的FB,卻沒有廣告的機制,這也是FB上市後,股價頻頻落的諸多原因之一。

所以智慧型行動電話究係如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我雖然寫過很多文章了,卻沒有我現在找到的這張圖解清楚。

Infographic: How a Smartphone Improves Your Life:

我把大意粗略的翻譯過來,並加入些許個人意見如下:

智慧型手機可不只是收發email和打電話而已,還有各種可用的功能可以改進你的生意模式和生活,因此:

一、在氣象方面:56﹪的人使用智慧型手機,查看今日天氣;傳統手機要等候時間一到的電視或廣播才知道。

二、在尋找商店上,84﹪的用智慧型手機查看營業時間和地點,82﹪的人搜尋線上零售商;必須依賴紙本過期的電話簿,必須從不可靠的店員或其他陌生人知道店家的位址。

三、行事曆,有許多你可用的行事曆Apps並同步你所有的行事曆和連絡人;不能同步多人的行事曆,而只能手動調整計畫或到電腦前寫email。(魚夫註:其實智慧型手機在設定裡都提供了郵件、連絡人和行事曆與你的email帳號同步的工能,因此一旦手機遺失,只消回到電腦前改變email帳號的秘碼,便可鎖定這些資料,不致於和手機一併遺失。再如Gmail也提供了行事曆分享的功能,可以同步多人的行事曆,又可設定約會到期前的提醒時間,通知你的手機。)

四、價格比較:40﹪拿智慧型手機的人,在購物時用手機比較價錢,30%的人使用Deal-of-the-day,和手二維條碼掃描比較當下的價錢,41﹪的人直接用手機購買;不能當下緊急採購,當你離開電腦時,更不可能,除非開車一家家比價。(魚夫註:其實在這點上,網路提供了「完全經濟」的的市場模式,資訊差的利潤不復存在,而消費者揪人團購的力量等,將來所有的交易都應該從手機上完成,形成所謂的Palm Economy。)

五、交通狀況:智慧型手機可以了解交通阻塞狀況,並及時通知其他路線;從收音機上得知交通狀況,通常都是為時已晚。

六、娛樂:83﹪的手持智慧型手機的人說他們至少在過去的一周內玩過行動遊戲;只能玩原始簡單版的遊戲,或憑想像。(魚夫註:Apps已經開始崩裂傳統的電影、音樂、遊戲和出版等文化創意的創作方式,音樂不必十首一塊CD的買,書籍不必一本三百頁的買,也可以是30頁一本以及微電影的出現,都在告訴你主流趨勢是什麼?)

七、緊急狀況:智慧型手機和社群媒體已經開創了緊急狀況的連繫方式,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FEMA)也已透過社群媒體建立緊急狀況機制,智慧型手機會是你的救生員,不管你是需要拖吊車電話、醫院地址或CPR救護指導等;一般傳統手機,被迫從信得過連絡人或電話簿去找到緊急狀況的資訊。(魚夫註:現在許多災難的現場第一手報導,已不是記者,而是災民,災民透過手機拍攝,將災難現場直播,可以讓救援單位了解詳細的災情,透過社群媒體,更是能加速蒐集災情資訊,這些都已經很常見了。)

八、旅行:智慧型手機已經變成在旅行計劃中很有用,18﹪的用智慧型手機購票和托運行李,46﹪的人,搜尋最新航班狀況,29﹪用手機查詢機票和旅館價錢;假期永遠不能十分確定,也不能在旅行中調整更新相關行程。

我經常苦口婆心的勸我周遭的朋友使用智慧型手機,拒用者的理由,大抵有兩個理由:

1. 我是電腦白痴,不敢用。

2. 我樂於做個電腦白痴,不屑用。

其實智慧型手機跟當年「傻瓜相機」剛推出的時候是一樣的,傻瓜相機其實不傻瓜,自動對焦、調整快門、光圈等,只消按一下,就拍好一張相片了;現在智慧型手機,其實就是給電腦白痴用的,不必等開機,不必按兩下滑鼠,更不用學打字就可以輕鬆上網,我的許多電腦白痴的朋友,去買了智慧型手機後,大抵都變得比我聰明許多了。

Infographic: How a Smartphone Improves Your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