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3日 星期一

台南將成為台灣最豐富的博物館城巿了!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渡海」、「鯤身」、「雲牆」、「融合」四個與臺灣意象相關的概念為設計核心

侄女從小在國外長大,回台後來台南找我,居然問我:「鄭成功是1949年來的嗎?」這問題嚴重了,於是二話不說,先帶到「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去「洗腦」。

台灣人不了解台灣事,就算住在台灣,尤其是所謂的「天龍人」,許多仍主觀認定台北以外的地方都是窮鄉僻壤。從前我在電視台擔任總監,有回領了一隊人馬到台南,隊中一位天龍人,遙指南台灣的椰子樹,大聲驚呼:「檳榔,檳榔!」我的特別助理抬頭一望,乃冷冷的揶揄:「您要誤認那是木瓜,我還勉強相信。」真是不可思議。

再到「內海仔」(瀉湖),漁民用網罟撈起漁獲,張網後魚蝦活蹦亂跳,忽然又有人大喊:「海豚!河馬!」可憐那漁民忽然尷尬的楞在當下,大概心裡在想電視台來的怎麼如此沒常識?原來大呼小叫者要說的是「河豚」與「海馬」,這體積也未免差太多了吧?

位在台南的成功大學經常有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正式交流之外,得空亦不免要四界趖趖,我成大的教授朋友們,大概艷羡我的樂活日子,便將教化「番邦蠻夷」的重責大任交給我,我亦有因應之道,如果是第一回來台灣,那好辦,帶到這史博館來,英、日語導覽皆常備,最重要的是裡面的博物乃重建許多當年的實景,不乏蠟像、建築景片等道具,視覺教育效果極佳,約莫一個半小時便能寓教於樂,讓來客迅速的了解台灣人的歷史。

苦的是,學者出了史博館,不若凡夫俗子走馬看花於願足矣,偏偏要打破砂鍋問到底,諸如什麼是二二八?白色恐怖係啥米碗粿?所以近年來我也得練就一口「歷史英文」,加上親身經歷負責後續深入解答了。

史博館的光電雲牆可以供應部份館內用電所需,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太陽能發電示範區
其實史博館的建築頗值稱頌一番。按照建築師簡學義的闡釋,乃標榜以「渡海」、「鯤身」、「雲牆」、「融合」四個與臺灣意象相關的概念為設計核心,館前的水池象徵先民橫渡黑水溝來臺的渡海意象,廣場上的雲天廣場水舞臺代表的是鯤鯓,比喻先民穿越海峽時在海上遠觀臺灣西南岸沙洲,好像看見鯨魚隆起的背一樣,點出先民倏見臺灣島的驚喜。映射著光影的太陽能光電雲牆,則代表著渡海時眼前豁然開朗、充滿希望的雲天壯闊景象。園區內展示教育大樓及行政典藏大樓,擷取了漢人合院紅磚建築、原住民干欄式建築與石板屋等建築語彙,展現融合風貌。空間的設計上也與自然相呼應,展現建築與自然環境融合共生的關係。

要是來到史博館前,首先映入眼廉的就是那片巨大的光電雲牆,是以六邊形鋼構系統及太陽光電系統,組列組成長度148.2M,高15.57M,裝設的太陽光電系統共有195kWp,年發電量約177,938度,相當可145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所產生的能源主要是供應館方的需求,堪稱是台灣最具規模的綠建築之一。

史博館的洩洪池,經過幾年來的經營已然是安南區的新生態園區,我經常帶著友人一起來看展,時間若尚有餘裕,則信步在湖濱,走過「牽手橋」,或乘於樹蔭之下,享受微風吹拂,一般訪客大都來去怱怱,實則這裡也極適悠遊一下午。

位於仁德區的新「奇美博物館」也已落成,號稱是台灣的「凡爾賽宮」,屆時來台南,北有「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進入老城區有「國立台灣文學博物館」,三大國際級博物館北中南各一,這種城巿在世界上也鮮之見也。

用手機在炎炎夏日裡拍了影片回來分享:



70946台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
06 356 8889

照片分享:


     building05
Flickr 上的相片集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