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9日 星期三

日本人賣禪,台灣人賣逗鬧熱/記大甲媽祖的進香大典

三太子,魚夫手機拍攝

日本人賣的是「禪」,禪之現代意義,一言以蔽之,約略是「極簡主義」的意思,茶道是一種禪,懷石料理是一種禪,三宅一生的服飾設計是一種禪,安藤忠雄不貼「太魯」的清水混凝土是一種禪,連Lexus賣車子,也強調一種「禪靜」,何謂禪靜?當車子在高速行駛中,車中開滿了音樂,前後座人的談話仍清晰明白,謂之禪靜。

這是我每回談「文化創意」時,總會這麼跟學生說的,設計這回事,難在減法,去蕪存精,不在加法,錦上添花。

日本旳寺廟,大抵顏色素樸,造型簡單,擊掌膜拜,無須點香燒金紙;台灣的廟宇,可就複雜得不得了,尤其是屋頂上,三仙老公標之外,有龍、有鳯、有魚等等等,好像女人頭髻上插滿了各式各樣的花朶,叫也叫不出名字來。

好,那日本人賣禪,咱們台灣人賣什麼?每回遇有人問我這個問題,我總是不假思索的回答:賣「逗鬧熱」。

賣「逗鬧熱」不是負面的語詞,而是比較符合台灣人的思維和生活方式,這當然也有賣點,只是怎樣把這種「逗鬧熱」提昇為更高層次的嘉年華會?或好萊塢式目不暇給的金光大戲?這些都能創造巨大的產值。

好比說,「陣頭」是一部很鬧熱的電影,主場就在西螺「福興宮」,電影票房開出長虹,這在我看來,是「逗鬧熱」文化的一種「附加價值」,可以轉換為一種資本利得。

傳統戲曲裡的歌仔戲、布袋戲,老實講,現在都成了「金光戲」,保存傳統文化是一回事,但是庸俗的商業經營則是另一回事,不過必得有前者的文化厚度,才能產出後者的文創產值。

台灣人三月瘋媽祖,我就會四處走走去取經,看看能得到什麼經營文化創意的點子?思考台灣人在這方面的潛能,這一天,我就在大甲媽祖廟前遇見了進香過程,進香已是台灣宗教文化最重要的一部份,我把這過程拍了下來,咱們一起來看看,說不定媽祖會給我們一些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