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7日 星期一

沒有國際觀的馬英九永遠不懂的事:德國Kempten的水力發電廠設計



在紐西蘭旅行,這個國家乾淨得令人驚奇不已,天空是一種似乎摻入牛奶般的,在藍色中又呈現了乳狀般的顏色,好像連蒼穹天幕都是極其純淨的,壯麗的山河、青翠的草原,宛若來到了天堂,不過旅程中經常遇見電廠,我乃好奇的詢問同行的友人,紐西蘭需要那麼多電廠幹嘛?

友人正色說:我們紐西蘭的電力觀念和台灣不同,我們Kiwi(紐西蘭人自稱,如同台灣人自稱蕃薯仔)不要核能,寧願化整為零,到處利用風力或水力的小電廠來供應,聚少成多,所以你才會看到這麼多的小電廠。

當下,真是讓我身為台灣人羞愧的無地自容。

德國已經宣佈2020年將全面停止核電廠運作的非核家園,事實上,德國也早已著手計畫使用風力、水力等自然力量來獲取能源,台灣的領導人馬英九卻還是滿腦子核能,反正這廝早已不管台灣人死活,一心急著統一,投降中國,早就小腦陣亡、大腦停擺,完全無法思考台灣的未來。

然而,本文在介紹德國這處水力發電廠的設計:座落在德國南部的Kempten這個城市,是Iller River流經的城市,電廠設在左岸,是改建自1950年代的舊電廠,由在地建築師Becker Architecture,整個量體看起來,有人說,就像隻大鯨豚,棲息在河川之中,吞吐牠的力量,可以供應約三千戶的用電量。

我們必須用一種美學的角度來觀賞這座電廠,原來工業設計也可以像藝術雕塑般的存在。我最近去參觀明潭和大觀水力發電廠,都覺得工程雖然宏偉,卻有如工業巨獸般的佇立在那裡,風景雖美,卻少少了那麼一點浪漫的想法。

水力是一種再生的資源,可循環利用,更是河道垃圾的終結,攔截後,更可以回收,再產生資源的利用,這些都是常識,台灣的河流湍急,正好可以讓國人思考在利用之外的美學價值,不難,換個⻆度想就可以了。

什麼樣的國民,當然就選出什麼的領導人和其政府,台灣人的國際觀當然不足,因為選出個馬英九,只看到核能,不知有水力、風力、太陽能或再生資源等等,便宜行事,更遑論工業建築的美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