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2016年11月16日 星期三

三線路(北線)--鄧雨賢、周添旺「月夜愁」歌曲的靈感來源及一段被遺忘的兩航叛逃事件


stationfrontokjpg.jpg

前言:
這篇文章中裡提到的「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在終戰後起初為1946年1月成立的「台灣航業公司籌備處」,7月1日開始營運,但由於經營不善,最終轉為「公路總局」,後來又歸屬文化部,時任部長的龍應台要把這棟建築改為「攝影中心」但不久旋即下台。

我在寫就本文時發現研究日治時期建築的林小昇先生提到建築物本來是由「中國航空公司」接手,後來發生了國共大戰時的「兩航事件」,按《維基》百科的記載

兩「航事件(台灣方面又稱為兩航投共,中國大陸稱又稱為兩航起義),發生於第二次國共內戰後期,屬於中華民國交通部的中國航空公司(簡稱中航)以及中央航空運輸公司(簡稱央航)兩家航空公司的飛行員於1949年11月9日集體自英屬香港駕駛12架飛機飛到中國共產黨控制地區的事件。之後兩航停泊在香港國際機場的71架飛機引起台海兩岸爭奪,中華民國政府將這批飛機售予陳納德在美國成立的民航空運公司,經過國共美英各方外交角力與法律訴訟後,最終香港最高法院於1952年10月8日判決:民航空運公司勝訴,取得71架飛機。」

投共的兩位主角是國民黨政府任命的兩家公司的總經理劉敬宜及陳卓林,在1949年11月9日早上指揮叛逃飛機從香港啟德機場起飛前往中國共產黨控制的大陸地區,這事件當然讓國民黨滿面全豆花,其實國共內戰末期,國民黨遭中國人民唾棄,一路敗戰來台,也沒什麼好驚奇,但因為兩航事件發生得太突然,所以我在寫就本文時,便略了過去。

只是判逃之後,一度雖然吃香喝辣的,最終就如《維基》所記載:

「反右到文革結束期間,兩航投奔共產黨人員中有多人被迫害。到1979年,500多名投奔共產黨的人員已經被迫害得所剩無幾。文革中,僅北京就有48位被當成「美蔣特務」被迫害至死;策畫指揮北飛行動的飛行員潘定國,被打斷脊椎骨,文革後赴美。」

本文:

在只消搭高鐵去台北,對我來說大都選擇在板橋站下車換乘捷運,因為一旦來到台北車站,整座大而無當,動線紊亂,而且和捷運並不共構,爬上爬下,昏頭轉向,很容易火氣就來了。

前陣子忠孝引橋拆除,於是台北市便擬出了一項「西區門戶計畫」,準備將台北車站及C1D1聯開大樓街廓為核心,西起環河北路,東至中山北路,北至市民大道,南至忠孝西路的一整個區域,都將納入整體規劃,台灣的都市計畫總是忘了對歷史街景的還原討論,切割市民記憶,都市歷史脈絡,本文重繪了日治時期從火車站出來後的站前模樣,請大家一起來了解日治到國民黨政府來台後的變化。

忠孝西路在清領時期本為台北城北側城牆,日人拆除城牆後設計出一種將將道路分隔為左、中、右的三線路來,就是就形成了後來的北「三線」,並在步道和安全島上種植樹木,因景觀雅緻而有「東方的小巴黎」之稱,台灣人至今世代傳唱的「月夜愁」,由馬偕醫生於20世紀初蒐集平埔族歌謠加以譜成聖詩「拿阿美」(Naomi),1933年,鄧雨賢將其重新編曲,由周添旺填詞後,請林氏好(即林是好)公開演唱並交由古倫美亞錄製唱片,其旋律優美,歌詞動人心弦,第一句:「月色照在三線路,風吹微微,等待的人那未來⋯⋯」是因當時的三線路車流量並不多,反而成了情侶約會的所在。

國民黨政府來台後,將北「三線」改成中正路,後來民間傳聞一則笑話:因中正路太長必須分段,又有中正東西路之分,乃成「中正上西天之路,而且要分好幾段」,從此改名「忠孝西路」,不只撒除三線道,最後還蓋了一座引橋,最終新站竟將站前廣場全部蓋滿,真乃煞盡風景,了無情趣。

如果還原日治時期從火車站下來走出廣場,那麼前方正對道路應是表町通(館前路),在和北三線垂直交叉處為一小圓環,我所繪的圖最左方,即館前路右方,地址台北市表町2丁目14番地的兩棟磚造二層樓房子,一樓是「臺灣煉瓦株式會社」,二樓則是「後宮合名會社」。

所謂煉瓦就是紅磚,日人入臺後,有位鮫島 盛原本在總督府文書課任職,發現府方準備興建南北縱貫鐵道,預估將來的建材需求一定很大,於是在1895年的7月15日辭職創業,相中淡水河畔的六館街成立鮫島商行,將石料、木材與煉瓦等販售給官方,後來專心於煉瓦生產,鮫島 盛後來因鼠疫過世,其子鮫島廣無意承接,由雇員後宮信太郎以五年薪水墊付資本繼承會社。

後宮信太郎精準的生意眼光,將煉瓦事業發展到極緻,有臺灣「煉瓦王」之稱。1913年台灣煉瓦株式會社成立,由後宮信太郎整合各地鮫島煉瓦磚場,現在許多歷史建築經常會用到
(Taiwan Renga)印記的磚塊,即是臺灣煉瓦之英文拼音縮寫。

後來「臺灣煉瓦株式會社」搬離現址,這幾棟房子在1941年時轉賣給「大連汽船株式會社」,戰後原址不知什麼原因落入「仁濟院」手裡,仁濟院坐擁台北許多精華地段的土地資源,被《財訊雜誌》封為最富有的「慈善機構」,係連戰家族、板橋林明成家族及基隆顏欽賢家族共管的「私立」團體。

緊臨的「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出張所」建於1937年,由渡邊節(1884-1967)所設計。渡邊卒業於東京帝國大學建築學科,其後進入鐵道院,1914年檜木結構文藝復興式第二代的京都駅舍就是由他所設計(可惜於1950年燒毀),1916年獨立出來在大阪擁有自己的設計事務所,他在日本「內地」的許多作品,由於外型美觀及結構耐震等因素,至今仍被視為重要古蹟而予以保留。

1937年完工的「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出張所」(現在的地址為忠孝西路一段70號,落成後升格為台北支店)係1940年代日本興起一種鼓舞士氣,在建築上強調擺脫模仿西方,形塑東方風格來,本建物就在西北側有一座美麗的歇山破風屋突塔屋,牆面攔腰貼成一條飾帶,而被歸類為典型「興亞帝冠式」建築;其結構為戰前殖民政府最後一批鋼筋、水泥管制物資,呈L型,地上三層,地下一層,一樓沿忠孝路側有三處出入口,以螺旋型樓梯引領上樓,辦公空間分佈在西北側,南側、東側設置走廊,有考量日照與氣候之意,西南側則為貨物裝卸迴轉空間。

IMG_3632.JPG
黄色那樣外皮很醜惡的大樓就是原大阪商船株式會社

國民黨政府來台後,為整合日產中各航運公司,包括打阪商航、日本郵船、辰馬汽船、三井船舶、大連汽船、東亞海運、南日本汽船會社等,乃在1946年1月成立「台灣航業公司籌備處」,7月1日開始營運,總部就是接收原大阪商船台北支店,並更名「台航大樓」,不久由於經營不善,虧損累累,1958年7月讓渡給「公路總局」,再度易名為「公路大樓」,1968年東側與仁濟院取得合作,增建9層辦公大樓,連成一氣,原來的建築外觀經過拉皮竟慘遭毀容,通體變成平淡無奇的黄褐色外牆,所幸內部空間大部份獲得保留,如能參照原來的設計圖,也不無回春的可能,且現應已與仁濟院分開,涇渭分明,9層大樓拆除,而公路大樓則恢復到原來的範圍。

再往西,本為「工礦大樓」,日治時期為商業大樓「表町ビル」,戰後為「台灣工礦股份有限公司」接收而改名,這棟建築令人記憶深刻者是1962年「臺灣證劵交易所」租用二樓八十餘坪做為辦公及交易的場所,當時的上市公司股票僅有台泥、台紙、農林、工礦、台糖等18家,沒有電腦,要人工登載口頭唱報記錄,拿粉筆書寫成交行情於大黑板上供人觀看,報唱人員來自中國各省,南腔北調,蔚為奇觀。

工礦大樓再往西遇見「本町消防詰所」的高塔,塔旁即為本町(重慶南路),也就是今之城中消防隊,不過本文就此打住,因為那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用手機拍得影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