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2021年6月11日 星期五

浴火重生的基隆漁會正濱大樓

魚夫手繪,翻印必究

現在位於基隆中正路391號的基隆漁會正濱大樓是日治時期的建築,當初的名字是「水產館」,地址是基隆市濱町53番地,是日人有計畫興建的漁港設施的一部。

日人入台之前,臺灣的漁民以竹筏及戎克船在沿海捕漁。根據農委會的研究,進入日治時期,日人初步評估:「本島恰為黑潮之通路,魚族夥集,常為航海者所共同目擊,然島民對於漁業之法不甚熟悉,尤其遠洋之作業,全然不知其道,致坐失漁利,所以要用適當之漁船漁具,僱用熟練之技術者及漁夫,作漁業之探險,依其成果,設獎勵辦法,並將探險所得,予以化製,尋出可以輸出之魚類,沿海之雜魚等,可以不待官方保護獎勵,不久就可以見其發展。」

日本為發展新殖民地臺灣的漁業,乃於總督府殖產局下設有專責機構水產課,自此積極建立漁業制度、獎勵水產事業、鼓勵日本漁業移民、辦理水產試驗調查,到了1940年臺灣漁產量11萬9,520公噸,其中海洋撈捕10萬9,081公噸,係日本時代全臺漁貨量的最高峰。

臺北州為呼應漁業政策發展,因此在1930年編列預算大興土木,計畫興築基隆漁港旁最重要的漁業行政中心及其周遭諸如魚市糶場、珊瑚市場、漁業無線局、貯冰及冰藏庫、燃料倉庫、空箱置場、賣店、給水所等設施,1934年由(昭和9年)臺北州水產會向台灣銀行借款40萬圓興建,昭和10年(1935年)落成啟用,開張後由漁獲銷售額中抽取2・6%用來償還借款。 

落成後的建物,面積合計合計有2,063坪,小型漁船船溜面積9,744平方公尺,總工程費用為43萬5,832元,於1934年6月30日舉行落成式。水產館內由許多單位共同使用,從現存的平面圖來看,一樓配置有台北州水產會基隆支會事務所、魚市仲買組合、魚市事務所、水產試驗場、郵便局、浴場、公眾食堂、理髮室、炊事場等;2樓配置有請願巡查詰所、標本室、特別室、參考品陳列室、會議室、貸事務室、倉庫、宿泊室、玉突場(撞球室)等。

水產館為台北州土木課技師所設計,採現代主義風格,講究水平弧線的表現,外牆貼上褐色系深淺色調不同、由北投窰場出品的溝面磚,使外觀看來更為立體;洗石仿石部份係來自蘇澳的小砂石;大門開在西南角,兩側有圓窗,暗示船隻印象;推門而入,倚窗有迴廊相通,採光充足;玄關階段室採之字迴旋而上的樓梯安排。

水產館東面靠東北角原來連接魚市糶場,仍留有屋緣遺㾗(圖右)

水產館東面靠東北角原來連接魚市糶場,仍留有屋緣遺㾗,而糶與「跳」同音,為漁貨拍賣市場,雖早已毀壞,但現存基隆崁仔頂的拍賣情況仍殘留日本遺風,拍賣伊始,主持拍賣者稱為糶手,另有三名助手,一人持小冊記帳、一人收現金,另一人捧著魚待價而沽。糶手承襲日治時期的習慣,從前一日賣出的魚價為基礎喊起,有加碼最好,乏人問津則須降價求售,其間差距一次可為1元或5元或10元不等,今日漁貨成交熱絡與否?和有經驗的糶手有著絕對的關係。

從戰前的空照圖來看,基隆水產館及其周邊的漁港設施規模甚大,再加上附近臺灣第一個遠洋漁船港口--正濱漁港,差可比擬東京的築地市場。戰後遭海軍接管,從此蒙塵封閉,後來才被基隆區漁會收購成為基隆區漁會的辦公大樓,改名漁會正濱大樓。2015年,基隆區漁會將漁會正濱大樓贈送給基隆市政府,市府如今啟動正濱漁港至和平島觀光廊帶整體規劃,以水產館為亮點,串聯舊港灣,展延到和平島、彩色正濱港,再結合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資源,打造出基隆魅力休閒旅遊的帶狀路線,至此,基隆水產館終於浴火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