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2020年8月29日 星期六

臺灣縱貫線起點的基隆驛

 


圖01 基隆驛


雞籠(基隆)設火車站的歷史甚早,1887年(清光緒13年)臺灣巡撫劉銘傳奏請籌建鐵路,清廷准他自籌工款後,他即向南洋招商,同年4月開工,並在大稻埕設「臺北火車碼頭」,是今日台北車站的第一代站址,另有「臺北火車票房」則是指售票處,1891年(光緒17年)10月20日「雞籠-水返腳」段鐵路通車時,於基隆站現址北方設置「雞籠火車碼頭」,也有票房,但日治以後,票房一律被改為「停車場」。


其實清領時期對於治理基隆採消極的態度,認為港口如果闢建碼頭、船塢或煤炭補給,又有火車直通島內,容易引起列強的覬覦,因此火車站驛遠離岸邊,也無棧房作為貨物的中繼站,所以茶商、樟腦業者也不會想到由基隆港進出口。


1893年(光緒19年)10月20日,基隆至臺北間鐵路完工。不久臺灣割讓給日本,首任總督樺山資紀考慮到將來在軍事、貿易和交通上的需要,跟內閣提出基隆築港計畫,1896年成立「基隆築港調查委員會」,1898年委由總督府民政部土木課全權負責軍港與商港的興築工程,從此以後基隆從1899年到戰前1944年,總計歷經5期工程,奠定了基隆市區規畫的基礎。


而劉銘傳所留下的鐵路因不堪使用,所以最遲至1898年前日人不只重新整建鐵路也蓋起一座木構造、屋頂舖有文化瓦、敷地面積約56坪的第二代車站。


為了築港規畫,同時也將市街畫定為棋盤式分佈,在1905年「基隆市區改正計劃圖」裡顯現了完整的藍圖,並在今天的站址蓋起了第三代的站駅。


























今日仍然存在基隆車站內的里程碑


總督府逐步要將基隆建設為臺灣的門戶,以表彰治理的成就,乃由鐵道部囑託村上彰一設計(一說松崎萬長)來設計,採英國紅磚白飾帶的樣式,又有著法國曼薩爾式高聳屋頂,中央矗立搶眼的鐘塔,入口處有花草綴飾,屋頂上鑲有牛眼窗,總體來說,造型典雅,氣派非凡,1908年10月30日(明治41年)這座第三代基隆火車站正式啟用。


從國家書館所發行的《日治時期的基隆與宜蘭》的一書,一張約於1908年左右(編號002415778)拍攝的舊照,正面有文字詮釋當年的基隆環境,譯文如下:「(基隆)是臺灣的咽喉,同時也是往內地(日本)交通的要港,在港口右側是社寮島,左側是仙洞,通過了奇岩突出、浪濤洶湧的即是內港,照片裡是臺灣縱貫鐵路的起點車站,可以直接通往碼頭。」而且人對著基隆車站,左邊有日式雙層木造建築即是著名的依姬、高砂、末廣旅館。


1923年(大正12年)裕仁皇太子也就是後來的昭和天皇訪問台灣,史稱「東宮行啓」,裕仁於4月12日從日本搭乘金剛號軍艦出發,4月16日抵達基隆港,展開為期十二天的巡台行程,從港口上岸後,舊照顯示,車行經過驛前的依姬旅館和波止場(埠頭)郵便局,驛前架起豪華的奉迎樓,蒸氣火車的「御召列車」也裝扮得華麗靠站等候, 當天,從基隆驛出發抵達台北。


戰後的基隆驛從戰火雖然中留存下來,但整個基隆被破壞的程度非常嚴重。1946年從日本長崎逃過原子彈爆炸的彭明敏教授返台,1月2日搭船返回基隆,他在《自由的滋味-彭明敏回憶錄》一書裡描述當時的基隆火車站時說:


如今我們發現在中國人經營之下,基隆與高雄之間,每日只有一班火車聯繫。基隆火車站非常髒亂,擠滿了骯髒的中國兵,他們因為沒有較好的棲身處,便整夜都閒待在火車站。當火車開進來時,人們爭先恐後,擠上車廂。當人群向前瘋狂推擠的時候,有人將行李和小孩從窗戶丟進車裡,隨後大人也跟著兇猛地擠上去佔位子。我們總算勉強找到座位,開始漫長而緩慢的行程。從破了的窗口吹入正月冷冽的寒風,座椅的絨布已被割破,而且明顯地可以看出,車廂已有好幾星期沒有清掃過了。這就是「中國的台灣」,不是我們所熟悉的「日本的台灣」。我們一生沒有看過這樣骯髒混亂的火車。


1967年基隆驛以皇民建築等理由給拆除了,改建成外型令人不敢恭維的站體,且許多老基隆人由於非常懷念老車站,至今還將舊照掛在牆上。2011年再進行立面整修「拉皮」工程,鐵路高架化後,2015年6月29日半地下化、玻璃帷幕的基隆第五代車站啓用,嶄新的造型設計總算令人眼睛為之一亮了!


拍回影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