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2017年1月24日 星期二

一個建築災難的起點──重繪台灣銀行嘉義支行

▲ 台灣銀行嘉義支行原是座具有曼薩爾(Mansard)風格的西風建築,兩度改建,命運多舛。


1897年日本的4月1日,日本台灣總督府公佈「臺灣銀行法」,成立臺灣銀行,實踐金融統制任務,由於嘉義當時的經濟規模較諸其他大城也不算小,於是在1899年初步設立嘉義出張所,到1918年為了積極準備開發阿里山林場並舖設鐵路,嘉義地位水漲船高,1918年正名為臺灣銀行嘉義支行,地點位於嘉義市榮町一丁目37番地,也就是現在的中山路306號。



從老照片上看,嘉義支行的建築正立面有著曼薩爾式高聳屋頂,舖以魚鱗瓦,開有四面牛眼窗,中間為圓形山牆,兩邊凸出衛塔,牆上有著美麗的花草紋飾,紅磚結構牆體,下方為承重石牆,係噴水池附近最美麗的歐風建築。

臺灣銀行的角色在日治時期用現代語彙來說是B2B(Bank to Bank),而B2C(Bank to Custom)的主要金融機構有:銀行、信用組合、質屋、無盡業講會、合會會社等,扮演資助地方產業及促進經濟發展的角色。所以隔壁的「羅山信用合作社」(現為 「板信商業銀行」)建築形式就沒有臺灣銀行的華麗與威權的象徵。

不過嘉義資本多屬中小型,相對當時的臺灣五大家族或日本內地財閥,財力相去甚遠。根據《嘉義縣誌》經濟志的記載,嘉義「雄於財者鮮少」:

其中在嘉義市街的地主有賴尚文、徐杰夫、林寬敏、許侯理,而賴家是嘉義街的地主,其餘三位則是山子頂地區的地主。當總督府調查賦稅、整頓大租權時,便令這些地主以大租權債券投資經營嘉義銀行,使得嘉義地區地主們不得不某種程度轉向現代產業、銀行投資。

臺灣銀行嘉義支行面對今之中山路,古稱「大通」,是最熱鬧的大街,木材業興起時,來了許多「大工」木匠以及後來新高阿里山公園的成立更帶來大批人潮,乃有情色行業聚集,居然有「美人鄉嘉義」之稱。當時每逢日本節慶,藝妓便會坐上三輪車遊街,有張老照片(1923),呈現的就是經過大通台灣銀行嘉義支行前的盛況。

國民黨政府來台,由上海來的建築工程師鄭定邦設計改建嘉義分行,改採中國符號元素來展示新威權象徵。這位鄭定邦現在每有中國觀光客來台,許多導遊就會提到他的名字,因為台北市現在的街道名稱的來由,可是他當年拿著一張中國地圖,中軸對準現在的中山南北路,然後把中國的省份地名填上去的,這樣倒也可滿足小朝廷的大中國夢吧?非常適用於對大陸地理知識嫺熟的外省人,只是我懷疑1947年的台灣同胞搞得懂中國地形是「秋海棠」還是「老母雞」嗎?有則軼事,其中的「忠孝東西路」,原本要取名為「中正路」,因為太長了要斷成東西路再分段,於是變成「中正上西天之路,還要分好幾段」,要活命還是作罷先?

鄭定邦的設計我看過成功大學建築系傅朝卿教授拿出來的設計圖,也看過嘉義市府出版的《嘉義寫真》第五輯裡的照片,時間為1949年的5月20,全體行員合照,雖然照片只露出新建築局部,但又是龍又是螭的,當然也少不了孔方刀幣等傳統符號,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傅朝卿指出這是「台灣最早使用中國北方式樣之例」,在學術歸類裡稱為源自法國的新古典主義「布雜派」(Beaux,fine art)。

▲ 台灣銀行嘉義分行現況(攝影/魚夫)

近代西方建築思維對東方建築產生了重大衝擊,簡單說,乃有所謂「碗帽西裝」的主張,即保留了東方式屋頂,使用現代預鑄和混凝土的結構,像戴頂清朝官帽而身著洋裁西服,稱其為「中國文藝復興」式的新古典主樣,然而過於遷就造型,就難以兼顧功能,再加上政治意識型態當頭罩頂,最經典的案例就是用74億買到的台北「中正紀念堂」經驗,雖然在1980年落成,但功能要經調整且事隔七年才經修改啓用。傅朝卿教授總結說:

雖然國劇院與音樂廳都是文化建設的一部份,但披上中國古典式樣之後卻使之成為台灣公共建築上與政治意識型態結合的最後一次高潮。

鄭定邦設計的中國北方式樣臺灣銀行嘉義支行現在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玻璃帷幕大樓,完全步趨於功能主義,台灣的公共建築發展,建築師經常變成政治的俘虜,真的用74億買到教訓了?倒也未必,從兩廳院、古城門、火車站、醫院到殯儀館,最後大都是頭載中國北方直脊黄屋頂,身著現代西裝的式樣,而且還在繁殖中呢!

用手機拍得影像分享:


嘉義市西區中山路30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