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2017年1月21日 星期六

日本時代最具歐洲風情的屏東火車站

▲ 原屏東驛是歐洲鄉村半木式建築,充滿南國的風情。

每逢盛夏酷暑,便有台北的朋友熱得無處逃,忽然從網路來問:「你們南部更熱吧?」我因為經常大熱天仍然騎著鐵馬到處蠕蠕趖,曬得黝黑,外貎容易讓人誤會是因為很熱才燒成黑炭的,乃不敢答腔,其實心裡滴咕著:「南部是太陽大,但有微風吹拂,熱是熱,可是沒有熱島效應,不像站在台北街頭簡直像掉進太上老君的八卦爐去鍛燒。」



我從小在南部長大,印象中也不至於熱到著火,最近還跑到台灣尾的屏東去玩,來到火車站。

屏東設站於1914年的12月(日治時期大正2年),初名「阿緱驛」,至1920年地方改制,阿猴街改為屏東街,火車站亦更名為屏東驛,原是座有著讓木結構樑柱裸露出來的歐洲半木式風格,牆體為雨淋板接續而成;屋頂挑高以利熱氣疏散,其上切平最頂的尖三角,這種式樣稱為「背心式屋頂」(Jerkinhead Roof),遠望有如身著背心,模樣俏麗;站前植栽椰子,又有一株巨大的老榕樹,總體是想塑造南國風情。

日本人之所以把火車站蓋得風情萬種,資源開發所需的交通運輸之外還有著鐵道觀光的考量,然而當時的屏東其實也因糖業等經濟成展而景象繁榮。根據《屏東縣志》的記載,1909年《台灣日日新報》即報導在屏東市區內,已有6間料理屋、藝妓20人、侍酒女47人,劇場等娛樂事業也陸續出現,一片欣欣向榮。因此還有詩人南遊後吟誦:「甘蔗林中走火車,縱橫鐵路淡煙遮;如今殖產成佳境,不獨倒餐甘味加。」當時因糖廠、鐵路(昔日初為輕鐵)等文明建設突飛猛進,社會瀰漫著進步的氛圍。

我把許多老照片仔細端詳,又對照了屏東縣誌,綜合分析照片中的驛站設施,發現存在許多昔日的文明生活,比如:

驛前電線桿:1912年阿緱街就點亮了第一盞燈,電力開通,前來申請者即有292件、843盞電燈,其中製糖廠百盞者最多,夜間乃有如白畫般的燈火通明。電扇在炙熱的南台灣尤其受到歡迎,首度受理申請就有28件,在各大都市中居然名列前茅。

汽車:1925年(大正14年),從火車站前已經有前往麟洛、海豐、萬丹、里港等地的客運車,只是運轉手「素不謹慎,凡業務中,時常展現技能,弄出種種詼諧,以人命做兒戲,無視重大責任,致自開通未幾,轢人之聲,時有所聞云」。

到1929年(昭和4年)時,已經以屏東為中心建構可達潮州、東港、旗山、六龜、恆春鵝鑾鼻等地的交通網。

鐵馬停車格:當年一輛腳踏車索費150圓至200圓,而新進教師年薪也不過600圓,但仍供不應求,阿緱街計有兩百台以上,其中170輛為台灣人所購,所以驛前設有欄杆隔開的停車車格,要求停車務必井然有序。

電話:1908年(明治41年)3月23日電話在屏東開通,但只能打到台南,通話費每通35錢,未幾,1911年也能和台北通話了。

郵筒:1901年屏東設立三等郵局,遞送郵件除了陸運外,尚有海運從高雄登陸,此外,還有「飛行郵便」,那是趁飛行聯隊到台北進行表演或演習時,順便航運郵件。

第八飛行聯隊是1925年轉駐屏東的,而屏東機場竟是台灣境內第一座飛行場,1919年台灣總督府就籌劃警察航空班開飛,不過這是為了「理蕃」,也就是威赫原住民而規劃的。

日本因較早接受西方文明而增強了殖民侵略的力量,又因殖民將西方文明引進台灣。只是現在往事都過去了,而我發現我的生活思維卻越來越傾向「反文明」。

▲ 屏東火車站現況,後面的鋼構是鐵路高架化後的建築(攝影/魚夫)

台北因熱島效應,變成北部城市比南方還悶熱難耐,住在南方我則儘量不吹冷氣,要使身體去適應氣候自然的變化;大街太熱,就躱進大樹下去乘蔭,絕不跑進冷氣室裡去納涼;少開車,多踩鐵馬,心想年過半百了,還是少消耗點能源留給下一代;此外,也少挑中央工廠運輸而來的加工食品,多食現做的在地食物,當然我實行得還不夠徹底,但阿Q式的自認算是盡點心力救地球了。

屏東驛本是木結構,在國境之南,這工法肯定最能消暑。國府來台後,1961年以不敷使用拆除,採鋼筋水泥重建,我看那量體也沒比原本大多少,在艷陽高照下,反而又得加強空調設備維持涼爽,這讓我懷念起日治時期那棟木造綠建築,也產生了一種想法:反文明,也不見得就不能塑造好生活吧?

用手機拍得影像來分享:



本文原載《獨立評論@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