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1日 星期五

建築的省思:讓災區兒童留下美好回憶的圖書館設計

中國雲南一處社區圖書館的設計示意圖


日本黑川紀章在東京銀座的那棟「中銀艙體大樓」我聽聞將遭逢被拆除的命運,那是黑川1970-1972年間的設計作品,規模不大,基地面積只有四百平方米多一點,地下一層,地上分別為11層和13層,總建築面積亦為三百平方米多一點,這棟建築是日本「新陳代謝論」(Metabolism)的具體展現,這棟樂高式,由一個個居住元件拼裝起來的量體,代表著日本建築史上一個重要的時代思維,曾被提名世界文化遺產,當然,不會得獎的。

我在遇見這棟怪建築時真是驚訝得說不出話來,人類可以把居住空間當作一個個的細胞看待,假設這些細胞將可複製繁殖,不斷的擴增,只是如今殘破的景象,倒成了癌細胞般的醜惡,建築果真到頭來都是廢墟?

建築不就主要是人要住的?所以得從人類的活動去思考。中國雲南是個地震頻仍的地方、2012年9月7日,中國雲南省昭通市彝良縣附近地區連續發生兩場地震,至少造成81人死亡,821人受傷,香港建築師John Lin和Olivier Ottevare來到雲南協助重建,其中一棟公共活動區域裡的圖書館建築,採木結構,運用沿兩層樓高的擋土牆而建的地勢,創造了一處採光充份,更可以讓災區兒童從屋頂上溜下的滑梯,如此巧思,深得我心焉!

建築師思索如何形塑一處公共空間,吸引社區中人一起來共同關心,從而凝聚社區意識,這對多數的中國人來說是缺乏這種意識的(政治上的不自由也是原因之一吧?),圖書館是社區居民的資訊中心,而將圖書館設計成一個兒童可以玩樂的所在,則更具吸引力了。

像黑川那樣極端的將居住空間看成是一種細胞,後來他也自我修正出「共生」的理論,細胞不是只有繁殖,共生才是王道。我在看中國式的建築過去多數是封閉性自我繁殖的系統,甚少與周遭環境對話,遑論去關懷一個社區中心了。

我用iPad把篇文章製成導讀出來,原文請參考下面的連結:

The Roof of This Sloped Library Doubles as an Awesome Sl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