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2013年5月9日 星期四

寫給愛台灣而想辦報的朋友看的:咱們缺的是整合台派觀點,不是傳統媒體(一)/資訊型態的改變

Facebook寄來的每周粉絲專頁報告,小小的一個魚夫粉絲專頁,可以觸及十九萬人。


馬英九上台後,統派勢力抬頭,許多人和我一樣,預知台灣人的災難到臨,於是我急著尋找台派媒體的出路,知我者,應該明白,我從2008年就創辦了台灣玉山網路媒體,其中「台灣玉山網聚廳」近年來雖然受到了FB的影響而大量失血,但到了提筆寫就本文時,總到訪人數已超過一千萬人次,計10,050,144,瀏覽頁次那就甭提了。

我個人小小的粉絲專頁,比如過去七天一周總結,可觸及的總人數為192,798,「正在談論這個專頁」的人次為16,021,和我的粉絲數35,182人相比,換句話說,動員了約40﹪的粉絲,一個粉絲專頁的影響力並不是以粉絲數多寡來計算的,比如馬英九的粉絲專頁雖然有一百四十八萬人,但「正在討論這專頁」卻只有三萬三千七百人,那些沒有被動員出來的粉絲,我那些研究社群媒體行銷的朋友們戲稱為「疆屍粉絲」(Zombie fans),既為馬的粉絲,卻動也不動的懶得和「偶像」甚至「嘔像」互動。

就許多名家來說,我所運作的網站流量都不算海量,甚至是微不足道的,然而,我要實驗的都是在極度貧乏的資源下,小人物或弱勢團體所能運作的最大極限,「玉山」網路媒體一年只須花費新台幣幾萬元來購買頻寬和儲存空間,FB上的行銷費用也都是在每回新台幣幾百元的額度下,實驗性的來進行研究,一些成果,我也陸陸續續的發表。

早期,所謂「早期」也不過數年前,我在講述雲端運算的未來時,幾乎都遭到「鴨子聽雷」的對待,或是質疑:「老一輩的人並不看電腦啊!」到了今年,我隱約記得最新的統計,台灣擁有FB帳號的人口已達一千四百萬人,用手機來觀看FB者也已達七百萬人,而新加入FB的年齡層以60﹣65歲居次,55﹣60位居第三,資深的朋友們也來上線了!

所以現在來談雲端是什麼碗粿?聽講者漸漸露出莞薾一笑表示聽懂、也同意,雲端的免費或收費低廉的觀念終於不是神話了,再回顧我當年寫的一篇文章(也不過就是去年),現在應該大家都能了解了吧?

民間社團或弱勢者如何利用最少的資源,打造自已的媒體(Me-dia)?

傳統媒體的經營,包含傳統電視都已經瀕臨末路,下面這張圖是在說明:

2012年美國人從社群媒體上得知昨天頭條新聞或消息的人口數,從2010的9%擴增為19%,在成年30歲以下的年輕人中,獲知新聞消息的管道從社群媒體(33%),已經逼近電視(34%),只有13%從報紙或電子報中獲知。


還有更多的證據顯示傳統媒體的未來,看下面這篇文章:

蔡洐明看這裡!看來智慧型手機和行動裝置已經開始要殺了傳統媒體!

紙本的絕種的日子不遠,美國在2017年「全境消失」,台灣預估是2024年或更早,參考下面這種文章:

紙本絕種,總編失業/我看反媒體壟斷的大結局!

但我並不排斥紙本,相反的,我認為紙本應該有如古人用毛筆寫字和今人用原子筆寫字的關係,毛筆字在今天是一種藝術,紙本應朝向:

1.珍藏:像藝術品般的被收藏,而非讀者獲取一般資訊的來源。

2.虛實合作:透過諸如QR code或者擴增實境來彌補紙本無法和網路數位匯流連結的缺點,參考下面這篇文章:

寫給做傳統紙本出版的朋友看的:談紙本如何與數位滙流合作

紙本的交易機制仍在,而且是主流,但創新內容的展現形式並且強調虛實合作可能是唯一挽救頹勢的方法,就像當唱片不再受人青睞,歌星們就得以演唱會的形式來改變內容的行銷方式一般。

典範的移轉並不是慢慢的發生的,而是突然急劇的到來,台灣交通條例開罰「低頭族」是2013年的元旦開始的,網路上流傳著一張圖,趣看2005年教宗選出時,現場只有幾支不能上網的普通手機,2013年時,則人手一機,或拍照或錄影,乃至於直播現場,一個decade是十年,不到十年內,這個世界已經全然改變!

按這裡看圖

因此,知識的獲取已經在改變,我經常在演講裡提到幾大趨勢:

一、是資訊來找你,不是你去找資訊。

舉個簡單的例子,從前你要關懷家人或友人,至少得打電話去請安,現在不必了,在FB上朋友就會自動將所有的活動貼上來分享,朋友的早午晚餐吃什麼,你無一不知,每個人都是身邊周遭的活動報導者,咱們無須再打任何電話,FB上就統統有了。

假如你是位攝影的愛好者,那麼觀賞全球的攝影作品並不難,天天送來給你看,如下面這篇文章:

不是你去找內容,而是內容來找你/143+攝影網站,看到目睛脫窗!

假如你買了一台平板電腦,從此以後就省下了許多跑到書店花錢、花時間的功夫,坐在家裡,就有許多閱讀器是幫你好整理好最新的資訊的,如:

您不可錯過的7篇重要數位閱讀法的文章和10個訊息整合Apps

50+個讓你從此不會去誠品買書的 Top iPad Apps

這些Apps都會將你所喜歡的知識整理來給你,無須你費心去尋找,是資訊找你,不是你找資訊,美國《紐約時報》全面數位化後便積極與所有的數位裝置合作,主動將新聞傳送到任何可能的數位管道上,沒多久就開始賺錢了。

二、知識的形成是分工和分享的。

Google有個專案:和全球所有的博物館合作,將博物館裡的珍品經極高畫質(約450億像素)拍攝出來和全球的人類分享,分享者又可將諸如自已觀看後的心得再分享出去,下圖是台灣故宮和Google的合作案例:

按圖去全球博物館逛免錢的
我把一些相關的計畫整理出來,Google還提供許多創造的工具,讓全人類一起來建造自已的城巿,並且分享出來,參考下文:

跟我一樣沒錢沒時間環遊全世界嗎?那來學這數位網路時代的窮人神遊大法吧!

學習的方式也將改變,參考下文:

5種技術、3個概念,將改變人類的學習方式

內容的作者不再悶著頭兒,孤獨的創作,每個創作的過程都有如愛麗絲夢遊仙境,隨時有各式不同的角色進來參與創作,全球提供最新的資源供你創作;電視台的記者不用辛苦的跑新聞,到網路裡去,到Youtube少去翻拍,就可以算是新聞了;著作權的觀念也在改變,一旦標誌cc授權,就是作者提供了共享的方式了。

三、瀏覽資訊的行為是被元件化拆解,加以分析的。

這如果用FB來解釋就很容易了解。Facebook不是給咱們免費貼爽的,任何人的「讚」、「留言」或「分享」以及打卡等動作都是被拆解成元件來分析的,廣告商一旦要下廣告,便可以根據這些「行為元件」來到達受眾,假設你曾經針對某項朋友推薦的餐飲按下讚,那麼食品廠商的廣告便可以精準的找到你。

透過瀏覽的行為也不全是為了廣告的利益,而是自動將巨大的資訊層層過濾,依據個人的行為歸納出喜好,免去讀取大量垃圾訊息。

下面這個名為Zite的閱讀器就是這樣的思維所產生的,每一則資訊都會在閱讀時同時詢問本文的「讚」或「不讚」,讚的理由是因為什麼樣的關鍵字?是否分享到你所屬的社群媒體等:



在傳統的媒體裡,拆解成元件這件事是不能做到的。一旦行為與資訊被折解成元件,就可以被分析、再製乃至於重製,創作的過程也可以被參與,如果你要成為一位漫畫家並不難,下面這篇文章教你如何不會畫畫而居然可以變成一位漫畫家:

你不會晝晝,但是你也可以成為漫畫家的時代到了!

四、大眾媒體已然消失,所有媒體都是分眾。

 人們對傳統媒體的迷思是因為他們使用的是極稀有的公共資源,一般人無法獲取的傳播管道,網路打破的是這種壟斷,而且步步進逼,但最難攻克的則是電視。

電視是目前人類客廳裡最重要的傢俱,根據統計,三十歲以上的收視人口,可以同時看電視和兼顧電腦,電視的板塊並沒有改變,但在三十歲以下,則僅剩四分之一的人口看電視,板塊已然移動,這是因為行動裝置的出現,開始改變了收視習慣,不管是Youtube、 Apple TV或者三星對大廠,攻克電視已然兵臨城下,這些現象我會陸續在本文系列中繼續論述。


五、這是個Big Data的時代。

好啦,雜誌、報紙、出版、唱片、電視台都倒了,那麼何來內容?FB每日全球上傳三億張的像片,Youtube全球每分鐘上傳72小時的影片,資訊不只是傳統的文字、聲音或影像而已,行為分析等也都是重要的內容,這就是所謂的Big Data時代的到臨。

網路上要找到任何資料幾乎都是可能的,只消語文程度夠好,語言這個問題,其實在近期內也將解決,交由機器翻譯,那麼剩下的就是整理、解讀的工作了,譬如TED這個極為重要的網站,集全球所有的專家來演講他們的專業,中文字幕全由志工們負責翻譯,所以下面這篇文章就是最好的例證:

您要安裝了這個APP,陳文茜就沒得混了!

人們猜測電視上那些名嘴們胡說八道,居然也有資料可循!這一點都不難,因為拜網路之賜,所以整理解讀的功夫都顯得重要起來了,要當名嘴不難,只要懂得挖掘Big Data這個人類有史以來的智慧大寶庫就可以了。

小結:

面對資訊型態的改變,千萬不要以為所謂的網路傳播就是寄發email、發行電子報或者開個FB粉絲專頁那麼粗淺而已,我的上半生歷經許多媒體的變革,從報禁解嚴、地下電台崛起、有線電視開放到如今的網路世紀,深深感受台派不缺乏內容,不缺論述的人才,缺的是對新平台的了解罷了。

本文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