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2012年9月13日 星期四

一段有趣的擔仔麵公案/洪芋頭擔仔麵

洪芋頭,在台南吃擔仔麵要點米粉麵,再加一顆滷透透的滷蛋
米粉細絲與麵條,雅賓環繞饜宵宵;古都食譜添佳點,弌段豚香芳味饒。

到台南享用洪家一脈相傳下來的擔仔麵,大抵一幅這首蒼勁隸體的書法印刷版都會掛在洪芋頭子孫所分出去的不同店家牆上,這段詠頌文字的留存,添益台南擔仔麵的歷史價值,傳為佳話。

然而我鐵定是擔仔麵吃得不過多,在網路上流傳的說法,此幅書法係清朝舉人楊乃胡的鉅作,我不知所本為何?且提及此為楊乃胡親贈予第二代洪再來,也真是令我錯愕,第一代洪芋頭於1895年日治時期之後賣起擔仔麵,台灣何來舉人?但詢之店家,也作如是回答。

史載第一代的洪芋頭於1895年開始在水仙宮前賣擔仔麵,傳予第二代洪舉與洪再來,根據第四代老闆洪貴蘭的口述,洪再來曾於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末期被日本政府徵調到南洋參戰,差點客死他鄉,算算能扛起槍桿子征戰異國,必也年齡在15至20歲之間,日本戰敗後,洪再來返台經營麵攤,可是1895年起台灣就割讓予於日本,全民接受日本教育與制度,而1945年後,台南忽然出現一位「清朝舉人」楊乃胡相贈書法,這時代是如何拼湊起來的?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這副畫法最後落款為「甲午春初楊乃胡題」,1894是甲午,再過來的甲午就是1954和2014了,楊乃胡如若為清朝舉人,那就是出生在1894年以前,再到1954年寫此書法,這真是牛頭不對馬嘴,令人墮入五里雲霧中了。

在台南吃碗擔仔麵,聽聽白頭宮女話天寶,古董山人說晚明就實在有夠飽了,我又不是文史工作者,何必上窮必碧落下黄泉,給自已找麻煩?

偏偏有一天,或是半眠太過飢餓睡不著,在網路上搜尋美食資料,赫然發現一位楊乃胡!整理一番,大致如下:

楊乃胡(1913~1980) 台南市人,本名楊萬祥,又名文祥,生父原為善化人胡振,幼時過繼到新市鄉大營村予楊鵠為子,畢業於寶公學校後從吳子宏先生習漢學與書法,早年曾任永隆發百貨行從業員,後自營百貨、布行等皆不順遂,命途多舛,終將揮毫長才當作謀生方法,為人撰句寫聯維生;後為了紀念其「骨姓」胡,乃以「古月山人」行世。

此楊乃胡者,楊乃胡耶?那就不是清朝舉人了,而且在世時,可能真的在1954年甲午初春落款。觀其書法筆跡又極其相似,台南「天壇」正門楹聯上一付氣魄渾厚的書法字跡,就是楊乃胡的傑作了。

我剛來台南時,老實講,也妄圖埋首浩瀚史料,這真是壞習慣,我是來過生活的,又不是要當學者,呷飯皇帝大,最終的結論就是管它誰是楊乃胡?擔仔麵好不好吃才是王道,只是有朋自遠方來,愛聽故事,就胡謅一番,當做是茶餘飯後以娛嘉賓的話題罷了。

擔仔麵的創始人洪芋頭,後代分出兩房,兩房子孫所經營的擔仔麵店有許多家,各家我也不知吃過幾輪了,其中掌故軼事,均略有所聞,如果願聞其詳,讀讀台南官方的說法,大抵沒有畫虎爛:

「台南市康樂街風神廟附近有一古地名叫『鎮渡頭』,清末,洪芋頭即在此引渡為生,因季節風向因素,擺渡亦有大小月,小月時為補貼家用,洪芋頭即以所習得的廚藝,挑擔於街巷叫賣麵食。一八九五年,時值台灣割讓日本,鎮渡頭也漸淤積不能行船,洪公為維持生計,遂於水仙宮廟前設攤賣麵,並以之前顧客所熟悉的「度小月擔仔麵」為記。

退休後,洪公將肉燥秘方傳給兩個兒子,分家後各別自立門戶,第二代長子洪舉在繼承水仙宮的攤位,後第三代洪東英於現在西門路二段開設『洪芋頭擔仔麵』,今以洪芋頭人像註冊成商標;另一子系傳承則為今中正路舊市議會對面的『度小月擔仔麵』,註冊以帆船為商標,皆是洪芋頭的一脈,至今已超過百年的歷史。『擔仔麵』早已美名全台,甚至遠傳國外,是台南市的名產之一。」

雖然系出同門,但仍有好事之徒要問:孰者為優?何者為劣?誰才是真正的古早味?21世紀科技雖然發達,但口味卻尚未數位化典藏下來,且眾口難調,我就算說了也難成其權威,台南擔仔麵濟濟有眾,弱水三千,何取一瓢飲?更何況台南廟宇多,神威顯赫,人在做,天在看,且上有祖宗遺訓,社會上也有騷人墨客詩文見證,更有消費者壓力,任誰也不敢砸了祖先辛苦經營的招牌,所以每一家都好吃,安啦,放心享用去罷!

這天,忽然想起洪芋頭我從沒報導過,剛好老闆也在,因為經常光顧,知道要問的重點,所以用手機拍了回來和大家分享:



訂閱魚夫更多的影片

地址:700 中西區台南市西門路二段273號
電話:06-2253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