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2011年12月27日 星期二

郝龍斌要節能省碳總得拿出實際行動來吧?綠屋頂建築系列之一/南投向山遊客中心

南投向山旅遊中心,魚夫手機拍攝,按圖去看所有照片

美國的芝加哥,人口和台北市差不多,但面積有台北市兩倍大,高樓大廈櫛比鱗次,這個城市是超高大樓的源起地,不僅耗費能源甚鉅,並且造成了熱島效應,1999年的一場浪襲擊,真的熱死了103人,從此市長積極尋找解決之道,2000年芝加哥市政府率先提倡「綠屋頂」的建築,在市府屋頂植栽綠色花園,迄今已養護超過150種共20,000株植栽。

現在政府高喊「節能省碳」,台北市長郝龍斌也經常出國,到了夏天,台北更是熱死人,只是沒見他們拿出什麼實際行動來,或者是行動並沒有指標性的作用?
 
在台灣,綠建築的先驅應是宜蘭縣府,在游錫堃擔任縣長期間,宜蘭縣府就由「象集團」被規劃成前面空間解放的綠森林,「象集團」有許多作品我曾介紹過,其中「日本岩屋中學校」值得推薦再讀:

天蝎座的台灣母親--記兩所震災後的學校

許多人去到宜蘭,遇見縣政府,還以為是什麼五星級的飯店,想借住一宿,所以在講綠屋頂建築之前,不妨先請大家到宜蘭縣逛逛,看下面這則影片:



人民去宜蘭縣政府,可以在縣老爺頭上散步,因為屋頂下就是縣長辦公室,其上則是花木扶疏的綠屋頂,來縣府不一定是冾功,要遊玩、談戀愛也行,這當然需要有遠見的政府官員能在環保生態觀念尚未普及的年代裡,有著過人的先知灼見。

綠色屋頂在歐洲已風行10年以上,現在日本東京也規定,中、大型建築的新屋頂必須有20%以上的面積為綠屋頂。在美國帶領風潮的則是芝加哥,芝加哥環保局成立撥款機制, 只要大廈業主要進行綠色屋頂的計劃,就能得到5000美金的撥款。

綠能環保的建築,一直是我非常關注的建築主題,既然要談「綠屋頂」(Green roof)建築,我會陸續介紹幾個重要的案子,在台灣,我想先介紹的是南投「向山行政暨遊客中心」。

根據官方的說法,向山行政暨遊客中心的建築規劃是這樣的:

這個建築計畫以不能破壞周圍的景觀,或是造成內陸側空間的浪費為原則,並企圖提出一種建築與自然環境間之關係性的新設計思考。

本建築計畫,為了強調其量體的水平性,而把實際所需的空間量以上的土壤融入建築整體,在湖水側為建築形體,到了內陸側則逐漸地緩慢移動並轉化成土壤般的地景。因此,建築的存在對地景來說並不會造成斷續的負面效果,回復兩者的連續性,並形成具一體感的庭園。
設計上的第二個主題為,設置了兩個跨距35米的空跨(arch)。從道路側導入的導線一度迴旋後再往陸地深處延伸,然後儘可能地再從內陸深處發展出較長的軸性,並透過兩個空跨的底端,聯繫並通往湖水方向之動態演出。

之後為了延伸日月潭湖面的遠景而設置了近景的池水面,近景水面倒映出遠景的湖光水色而使景觀的層次更為豐富。雖然在瞭望遠景的視野比較狹窄而無法全面地看見湖景,但是很幸運地基地周圍沒有其他建築物,360度都被茂盛的樹海所包圍。以此特性並利用第二水面,將建築頂部全面開放並予以綠化,並與周邊的綠樹海相互連動。這棟建築將兩個不同的水平面ー人工池水面與日月潭湖水面聯繫起來,建築物上部的綠草坡與周圍的樹海相互共鳴;切削、貫通建築內部的隧道通路與如山路般刻印在建築物上的斜坡相銜接,而做出ㄧ層次豐富具整體感的地景建築。

拜網路之賜,當初負責建造者為日本「團紀彥建築設計事務所」,有段他現身說法,來談建築理念的影片,非常詳盡:



緣屋頂又被稱為「生態屋頂」(eco-roofs)、「植被屋頂」(vegetated roofs)和「生態屋頂」(Living roofs)等,在功效上有:

1. 由於綠草植被,可以有效提昇熱阻值(thermal resistance value),減緩屋頂熱化。

2.  由蒸發效果,有效冷卻熱儲值,如果是在都市中心,遍佈綠屋頂,更能減低總體都市的燥熱。

3. 減少「暴雨逕流」(Stormwater Runoff)的威脅。

4. 創建都市自然棲息地。

5. 過濾污染物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減低市民如哮喘發病率。

6. 過濾雨水中的污染和重金屬。

7. 有助於建築物的隔音:土壤可以阻絕較低的聲音頻率,而植栽可以阻絕高頻率。

8. 有助於LEED的評量

9. 增加農業空間。

綠屋頂不是什麼新觀念,向山的案子,綠屋頂還不是主要的設計重點,只是我很喜歡這種和環境融合的建築,至於郝龍斌市長嘛,我抓他來唸一唸而已啦,他現在看來是數饅頭等著退伍了吧?

我去了向山一趟,也特別用手機拍了回來,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