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2日 星期四

朝天空長的學園:東京Cocoon Tower


二十幾年來,我對日本東京都的改造計畫一直非常關注,三不五時,就會到東京去參訪,這麼長時間觀察下來,我發現這個人口如以都會區計算則高達三千五百萬的人口,全日本第一,如此極高密度的人口,日本人要如何解決各式各樣的都市問題?

結論呢?簡單說,這是個立體的都市,一個東京都至少變成了四層,第一層是大樓與大樓之間的連結;第二層是地面,比如說平面行車;第三層是地下街、人行道;第三層以下就是複雜的大眾捷運系統了。

所以這是個往上下發展的都市,來解決寸土寸金的都市土地問題,而且有計畫性的將人車分流,也改變了商業型態。

我是分年度去一塊塊的了解東京的,當然也寫過了不知多少觀察心得,2011年去,特地去新宿觀察傳說中,抗震結構的新思維,2013年這回來,再度造訪這座於2008年完工的東京「蠶繭大廈」(Mode Gakuen Cocoon Tower)。

Cocoon Tower是由日本現代建築宗師丹下健三(Kenzo Tange)的事務所Tange Associates所設計,而設計團隊的領導者則是丹下的兒子丹下憲孝

這是一棟垂直型的校園建築,包含了東京時尚學校(Mode Gakuen)、東京IT數碼學校(HAL Tokyo)和醫學護理學校(Shuto Iko)等 。它的防震結構和一般採硬碰硬的方法,而是使用了一種以柔克剛,以獨特的造型結構吸引分解外來衝擊力,從而保障自身的穩固性。

分散地震動力和風力的設計結構,有篇文章參考了中國「百度百科」,寫的很詳細,節錄部份,並且把文章連結附了上來:

日本校舍建築----蠶繭大廈的抗震設計(Cocoon Tower)

蠶繭大廈共兩部分,分別由50層的塔樓和底部6層圓形商業會展大廳組成。塔樓由3面鋼架結構包圍處於中央位置的“內核”,主體框架是鋼鐵斜格結構,其表層還且一層與主體鋼架結構沒有關係的外掛護網 ​​。當外力作用於這種斜格結構時,大廈產生搖擺,這時從一個支點承受的衝擊力會被分散到上下左右的各個支點中,整個大廈的承受的外力就分散開了,晃動也隨之被吸引。這種結構不但可以提高抗震的強度,對於風力所引起的晃動也能有效吸收。


塔樓高達200多米,對於大廈頂部的人來說,一旦發生意外是不容易逃生的。為此,大廈頂部還特別設計了一個可開閉的緊急援救平台,用於直升飛機進行救援活動。這個平台平時處於關閉狀態,一旦有需要,只需要7分鐘就可以要打開。但平台可承受的重量不多,直升飛機不能降落在這個平台上,只能進行懸空救援。
 



大廈的地基結構很堅固,先由36根直徑為2.5米、長為16米的鋼樁打入地下深處,然後在上面舖有1米厚的基礎墊層,在基礎墊層上面,正對大廈地下的混凝土有3.8米之厚。
塔樓從3個方向被主體鋼架斜格所包圍,這3個主體鋼架只在大廈的上部連成一體,而在下部則是分開的,三足鼎立於地基之上。這個設計獨特的外殼使大廈有了很高的建築強度,外殼包圍的“內核”結構的中間部分則連接著可以吸引橫向晃動作用的油壓減震器裝置。因外力引起的晃動,大約有30%可以被這​​一裝置所吸引,其它70%會被包括地基地內的其它建築構件吸收。




當我到達時,當然是上不了樓的,只能就外觀欣賞一番,上面這段摘錄,補齊了我知識上的不足,比如交叉的鋼材,摸起來材質很輕,誤以為是鋁,後來才知道那是一種特殊鋼材。

對它的都市改造計畫和底層空間設計,我花了比較多的時間觀察,試圖像拼圖般的把東京的城市改造在腦海裡打造起來,學習建築這回事,真是很辛苦的,除了研習資料外,還得一步一腳印的去親身體驗。

新宿我從二十幾歲前就去過了,東京改造計畫真是驚奇迭起,反觀我在台北住了三十年,死氣沈沈,進步總是那麼的緩慢,藍丁市民自詡有國際觀,其實是最「放水」的選民,我每回遍遊世界返台,總要感歎台北年復一年,落後於東京、洛杉磯乃至於上海等城市越來越遠而訐譙不已,最終憤而搬離這個令我失望的城市,山不就我,終至忍無可忍,離山而去矣。

我把參訪過程拍了影片回來和大家分享:




另外,關於這Cocoon Tower,我在網路裡找到丹下憲孝的一段訪問,很有趣,這棟建築就在其父丹下健三的東京都廳的對面,宛若父子同台較勁,也來一起看看:



照片分享:

 ,


Flickr 上的相片集 Cocoon T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