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2011年2月15日 星期二

民主與殿堂﹣﹣從蘇格蘭愛丁堡議會看台灣的公共建築



我曾經是施明德任立委的第一任國會主任,不過我懶得提及這個人,我要談的是我那些進出立院的日子,覺得這個國家會亂不是沒原因的,立法院到今天,所謂「國會殿堂」還是只能用破破爛爛來形容,完全沒有國會殿堂的神聖感覺。

不只破爛,早期立委也沒個像樣的研究室,立院只能在附近的公家樓房弄出一些空間來,東一處、西一坨,立委要開會在大街小巷裡穿梭,遇見市井小民,打躬作揖,要說這是「親民」,也對,但感覺上實在不成什麼體統。

蘇格蘭這棟議會建築,大概花了七億五千萬美金,供129位議員集會開議,平均當地每位公民要分攤六百萬美金的支出,這的確是沈重的負擔,不過這國會看起不只莊嚴,而且設計感十足前衛,再者,國會不只是國會而已,綠地覆蓋的面積也非常大。


TaiwanYes 上面找更多類似的相片

我年輕時又做過全台灣地方派系調查,各縣市的政府和議會單位我率皆去過,只見競相奢華,研究室之外,居然還有休息室,偶有新聞報導,議會殿堂裡的議員研究室,激情演出,春色無邊,實乃匪夷所思。

唯一的例外是宜蘭縣政府,那是由日本象集團所設計的,也和當時的縣長陳定南的高瞻遠矚有關。縣府的建築強調是「會呼吸」的建築,建材使用自然吸水的材料,以符合宜蘭多雨的氣候,但最重要的是「空間解放」!

到過宜蘭縣政參觀的人想必印象深刻,沒有硬綁綁的水泥廣場,取而代之的是綠意盎然的大草坪;不只是縣民冾公的地方,還可以一路爬到縣長辦公室屋頂上的綠地去談戀愛,整棟縣府大樓猶如自然的從土地上長出來的。

蘇格蘭議會建築的設計理念也是植基於這種概念的。兼具議會殿堂的尊嚴,也將空間解放出來成為人民的休憩場所。

台灣的政治亂象,有空去立法院看看就知道了,民主可貴,殿堂其賤,吾等披髮左衽,居於危邦之中也。

本建築案例的相關資料:

Architect: Enric Miralles
Location: Edinburgh, Scotland
Project Year: 1999-2004
Photographs: Dave Morris, Andrew Gainer, Wikimedia Commons
References: Caroline McCracken-Flesher, Charles Jencks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