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2010年12月23日 星期四

這棟建築會出現在高雄港﹣﹣高雄港客運專區-港埠旅運中心

圖片來源:http://0rz.tw/5h72B
我寫了一篇文章,是關於一個競圖案在台中會真的出現嗎?

這座台灣塔,真的會出現在台中嗎?

寫完這篇文章,忽然想起另一個案子:「高雄港客運專區-港埠旅運中心」國際競圖案已經揭曉(20101210),由Jesse Reiser(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和)Nanako Umemoto 所領軍的 Reiser + Umemoto RUR Architecture P.C. 建築事務所與台灣著名的「宗邁建築師事務所」(費宗澄建築師)所聯合提案奪魁。前者在台灣也有建築案例,2010年國際競圖的「北部流行音樂中心」(Taipei Pop Music Center)案,也是由他們拿下。

台灣近年來,建築正展開沈默的革命。九二一地震後,其實重建的工程產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建築作品,我曾經儘量一棟棟的去看,找到建築師,也做了一些報導;近年來,開放國際競圖,更使得國際建築大師紛紛來台競圖或蓋出作品來,著實給國人在建築上開光點眼,不過,我喜歡介紹新建築思維,但並不等於我喜歡大型建築,我常說,建築是文化創意的龍頭,高雄這個案子,很有趣,它有個流行音樂中心,也有藝術區,以高雄Sunny的陽光,越來越有坎城的味道了。

流行音樂中心在陳郁秀女士擔任文建會主委時,我常和她討論這類的構想,現在北南均已競圖出爐,具體落實(雖然競圖不等於落成),真是高興。

要介紹這個案子,我在許多建築網站看過,等要介紹時,發現已有中國人翻譯成簡體中文,於是不掠美,只作了簡繁體的轉換,和網友們分享:


關於高雄港口設計,我們提出了一個動態3維的都市化設計,也受益於當地相對於城市網狀格局獨特的偏側的位置。現有的公共人行道穿過抬高的木板路還可以進行延伸,而沿海邊再建一個連續的提升的濱海大道會顯的很突兀。遊船和擺渡被安置在公共區域下面,可以保證旅客的出發和到達的安全。


水上的景觀

主廳被分成3個部分,分別根據遊船不同的路線設置,競賽區與濱海區相平行,以保證水面與陸地最大的接觸界面。將公共區域垂直的分割成3個功能區域,港口商業區,沿海邊的旅遊區,我們可以在保證高效的操作的同時配合公共區域的多功能性。


模型透視圖

垂直循環系統被安置在建築表面增厚的區域,同時還包含了結構,公共事業設備和排風系統。結構是一個嵌套式系統,長跨度的殼體所組成的底部鋼管空間框架被兩個外牆板加在中間,形成了一個可利用的凹洞空間。


模型立面圖

高雄港口項目設計一個重要的亮點是沿海邊與提升的公共區域的連接。這個獨特的濱海區域與高雄市區緊密連接,其重要性無法估量,可以說功德無量。


框架模型
木板路連接著流行音樂中心,藝術區和購物中心,似圍繞在海濱的綠色項鍊。其中的購物中心,餐飲業以及娛樂設施都將24小時營業,更重要的是,連接這些重要的公共消費空間可以保證港口經濟的可行性,可持續性,並增強港口渡船,遊輪的利用率和良性發展。


木板路模型圖

項目將在2012年開始建設,預計於2014年竣工,建築預算大約8千5百萬美金。競賽由台灣運輸與交通部高雄市港務局主辦。

翻譯文件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