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2008年5月19日 星期一

和馬克吐溫共進午餐並其屋宅賞析

按圖進入觀看幻燈片,進入後,按住圖面,出現i,可以控制速度和觀看圖文解說:
F1080031
馬克吐溫的房子,八角亭是他寫作的地方,這種房子叫「輕木風格」。

台灣玉山Google地圖:

 美國大文豪馬克吐溫有句幽默的話說:「一個人如果習慣了美國食物和美國料理方式,他在歐洲一定不會突然變成餓莩,但是我想,他一定會逐漸報廢,而且必然是要死翹翹的。」

嫌美國人不會做菜,所以連垃圾食物也吞得進去,我可不是第一個,看來馬克吐溫是我的換帖,有了這層人鬼結緣,就有那麼一回,我居然被馬克吐溫牽去共進午餐。

 那一回,我在中元普渡時赴美避邪去,也為了一圓年輕時的舊夢,前往波士頓的哈佛大學一遊,冥冥中自有定數,抵達美東時,時差尚未調整過來,租好車,在高速公路上奔馳,便開始打起盹來了,這很危險,恐有立地成「睡佛」之虞,乃先轉進休息站試圖假寐一番,孰知,無巧不成書,就在休息站無意中取得了一處位在「哈特福德」(Hartford)的汽車旅館的折扣券,離此不遠,無須摩頂放踵,且俗擱大碗,洗把臉後,即驅車前往打尖。

 我每到一旅館,便沿路收集資料,這旅館有一哈特福得的地圖,這地圖上一處ABC豆芽菜明明白白寫著馬克吐溫的故居,中獎啦!這裡住過一位名人叫馬克吐溫。

 小時候讀過「湯姆歷險記」、「乞丐王子」等嘲諷美國社會,膾炙人口的故事,只曉得作者是「阿凸仔」的美國人馬克吐溫,美國那麼大,誰知道這位大作家所居住的福地何所在?

 哈特福德吸引我的還有在84號高速公路上開車時,於路樹旁隱隱約約,一棟棟猶抱琵琶半遮面的金色穹頂建築,忽玩心湧現,非得一探究竟不可,原來哈特福德是康乃狄克州的首府,那棟金色圓頂建築,座落在「首府路」(Capitol Avenue)上,就近一看,果然雕樑畫棟,富麗堂皇,歎為觀止,原來就是首府的辦公處。有趣的是,在金碧輝煌的背後,馬克吐溫在這裡完成了「鍍金年代」,書中描述在他的年代裡美國政商、新聞界的醜聞百態,百年後,全世界仍然重覆上演著老戲碼,那些齷齪的年代,那些所謂的第三權、第四權相互之間不可告人的黑暗交易,我這當時的媒體人,竟參與其中而不自知,靈魂的墮落,越加召喚我必須深入這個曾經是幽默諷刺大師的家園。

 哈特福德自然不是描繪土地的地名,1636年有位叫做Thomas Hooker的人,他是美國民主黨的創立者之一,當時他率領一些愛冒險的清教徒離開波士頓來到這裡建立新的家園,其實是把印地安人給趕走,它原本有個原住民的名字叫Suckiag,意思是「黑色之地」,土壤既是黑色,其肥沃可想而知,白人哪有不來搶的道理。

 探訪之餘,我這人是極不願意虐待自己的,每到一處,必奉行「發現一道菜給人帶來的幸福,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還要多」豈能有探龍頷而遺驪珠之憾?在美國,區區我入蠻夷之邦,非不得已絕不屈服在熱狗、可樂、漢堡等的淫威之下,寧啖泡麵,禿頭終老,也不願成為馬克吐溫筆下的餓莩,老實說,在發現馬克吐溫居家之前,我早就在地圖上圈選了一家義大利餐廳「No fish today」。

標榜今天長鋏歸來乎?食無魚!賣的卻是海鮮煮食,這家餐館的老闆「腦筋no醒」哦?非也,美國在六0年代有禁酒令(這個自由的國度裡禁酒真是不可思議),酒類只能夾帶在漁貨中走私進口,飯館老闆游走法律邊緣,門口高掛招牌一,曰:「No fish today」今天沒抓到魚啦!只有釣到杜康數壼,好酒幾瓶,你來是不來?這和中國戲劇「游龍戲鳳」裡鳳姐的黃梅調一樣含蓄:「哥哥不在家,今天不賣酒」卻搞到後來,連身子也可以許給了唐明皇是一樣的意思啦!

 馬克吐溫和我是相見恨晚的。早期哈特福德是紐約到波士頓之間的必經之地,美國建國之初,這一帶均包含在所謂「新英格蘭」之內,是美國思想與文化的搖籃,保留許多歐洲貴族紅磚岩石的建築樣式,馬克吐溫初到此處,發現「在筆直寬闊的大街兩旁,矗立著一棟棟巨宅,相隔距離五十到兩百碼,庭院綠樹成蔭,每家都幾乎佔地一英畝以上…」當時到哈特福德住的泰半是富裕到台灣話說的「肥滋滋會出汁」的超有錢人,甚至掌握了美國大型企業一半的股票,宛似上演著一幕幕大宅門的連續劇。

 可恨昔日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我到達的時候,今昔對比,哈特福德,早已洗盡鉛華,樞紐的地位,嗚呼已被取代,只見燕子不知何世,向尋常巷陌人家相對,如說興亡斜陽裡。

 我決定一早去拜會馬克吐溫的故居,盤算中午帶著會見馬克吐溫後的愉悅心情去享用一頓海鮮珍饈,我們欣見一位作家能夠在世時和富豪比鄰而居,卻又能創作出許多優秀的作品,這在反智的中國社會裡是很少見的,大多數文人是窮困潦倒,終其一生的。

 馬克吐溫的房子位在「法明頓」(Farmington)路上,已列為哈特福德的路標,這棟擁有十九間房的豪宅在1873年動工建造,光是購地建屋就花了他四萬美元,十九世紀的美國人維持英國莫名其土地廟的法統,採暗無天日的設計,馬克吐溫卻大開大放,來個「千窗百孔」,好讓陽光無孔不入。

 在一處綠草如茵的高地上,有一間厝,是輕木風格,住在這棟紅磚建築讓馬克吐溫完成了他一生當中許多重要的作品,一直到1891年,他因債務纏身,棄屋離去。

 一進門,觸景傷情,擺著一具使馬克吐溫傾家盪產的排字機器, 馬克吐溫年幼時,曾和貧窮搏鬥,12歲當過排字工學徒,活字排版的工作長達十多年,於是他發誓有朝一日,不再讓工人在惡劣的環境中,汗流浹背的一字字的嵌入印刷模中,成名後,乃一直相信有位叫佩吉的人聲稱可以發明自動排字機器,並保證短期內可以研製成功,為了這個痴心妄想,使馬克吐溫爾投資了二十萬以上的美金,成為人生債負的最大來源,否則他可以過著更好的日子。
 
 引領我們行進的現場導遊努力扮成幽默風趣的馬克吐溫模樣。在進門後的客廳裡,有間小房,小房裡掛著一只電話,那是話筒和聽筒共用一個擴音器的古董樣式,馬克吐溫的性格有如「頑童歷險記」,他對許多發明保持著高度興趣,哈特福德據說是全世界率先使用電話的城市,馬克吐溫當然也要趕得上時毫,導遊學著馬克吐溫拿著話筒,上下移動,一忽兒講話,一忽兒又要聽話,很像現代人使用對講機的模樣,然後馬克吐溫氣得摔電話,他認為,電話這種鳥東西,一定不會受歡迎。

 再上一層是餐廳和一間書房等。餐廳可以想像馬克吐溫和妻子奧莉維亞、女兒蘇西、克拉拉、吉恩等全家和樂融融共進晚餐的模樣,在邊邊角落裡有座音樂盒,在和揚的樂曲中進食,笙歌此夕歡,人生於願足矣。

 奧莉維亞二十四歲嫁給馬克吐溫,她的父親是媒礦大王蘭頓,要當蘭頓家的乘龍快婿,噫吁噓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馬克吐溫必須提供六個好友、十八名交往過的婦女之姓名地址,供蘭頓家查訪他的品行,如果不是導遊拿出黑髮大眼,果然長得像淩波仙子的奧莉維亞照片來, 誰理你啊。

 書房是馬克吐溫一家子人享受天倫之樂,最愉悅的所在。馬克吐溫將「乞丐王子」編成一齣齣的短劇,全家人全來扮演其中的各個角色,又邀來賓客,共同觀賞,書房的一角,造出一間小溫室,栽植的花木扶疏,成為創作靈感的活水源頭。

 另一處閒步構思的地方,則是在主建築對面的八角亭,那紅樓別夜堪惆悵,香燈半卷流蘇帳,自然要文思泉湧了,不過所有的靈感都集中到位於三樓的撞球兼寫作間振筆急書,寫寫字,到了思路膠著不前時,便換成打打撞球,但他的撞球法和現今的比賽格式不同,只有三顆球,不知是那門子的打法?

 我最有興趣的則是馬克吐溫的臥室,一張縷刻諸多天使的大床,導遊掰說,馬克吐溫喜歡飲酒、抽雪茄,他希望躺在床上享受天堂般的氛圍,他的妻子曾經要他戒菸,馬克吐溫卻頑皮的說,香菸已經是他手指的一部份,要他戒菸,那不乾脆剁掉他的指頭。

 「在新大陸,你很難找到牛排佳餚,所有的牛肉都煮得太熟,像個殉難者」這又是馬克吐溫說的,所以我選擇了義大利餐廳的「No fish today」,第一道是就是Zuppa di Clams,蛤蜊湯,是小圓蛤(littleneck)加主廚熬製的紅醬汁,吃完蛤肉,將羅馬尼亞麵包沾醬汁,或者舀做湯喝,脾清胃肚開,主食不妨來客「伏特加筆尖麵」(Penne alla Vodka),隨選鮭魚、雞肉或素菜等,讓伏特加酒滲入湯汁裡,香Q味美,這個中午我的胃口極佳,如果有隨伴,諸如馬克吐溫等好友,也可以再來一道「鮮蝦海產麵」(Shrimp Christina),這一味可精采了,有煙燻豬肉丁、大蒜、蕃茄、波菜,細麵和以海鮮、香草和起司等等,吃完,嗯,忽然會說義大話Al Dente!

 話若講透枝,麵就呷不離!在這個城市裡,我的精神和肚腩都填得飽飽的,馬克吐溫歷經一個鍍金時代的美國,人們拜金而道德淪喪,他從幽默風趣中,試圖喚醒一些人類普世的價值,他的演講形式,甚至成為日後卓別林默劇表演與美國脫口秀的始祖,而我身為漫畫家和電視談話節目的主持人,面對台灣日趨惡質的社會現象,卻常有「仔細看山山不不動,是船行」之歎,回台時,在機場遇見同鄉,有人抓著我問,台灣再這樣下去怎麼辦?我淡淡的回答:「把報紙退掉,將電視關了」呃,這算不算馬克吐溫式的幽默?


魚夫tips:
馬克吐溫故居
住址:351 Farmington Avenue. Hartford CT.
TEL:(860)247-0998,ext. 26
Website: www.MarkTwainHouse.org
進入參觀要門票,有導遊,最後一梯次下午四點,每周二休館,一月到四月,以及十一月封館。
NO FISH TODAY
住址:80 Pratt Street Hartford, CT 06103
TEL:(860)2442100
午餐:周一到周五,11:30 到 2:30
晚餐:周一到周四,下午5:00到9:00
周五到周六,晚餐5點到10點。

Mark Twain House

建築師:Edward Potter 愛德華波特
建築時間:1874


 馬克.吐溫是世界知名的美國著名小說家,原名塞繆爾.克萊門斯(Samuel Clemens)。1874年他在康涅狄克州哈特福德買下一份地產,委託建築師愛德華.波特為他設計一座住宅,就是您眼前看到的這座住宅。它屬於在美國非常少見的輕木風格(Stick Style)建築風格,興盛於19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間,1950年時才由建築歷史學家予以命名。它的典型特徵有:三角山牆屋頂,三角山牆間的裝飾性構架,向外挑出的屋檐;涼廊上的枝形斜撐。住宅建成之後,馬克.吐溫的經濟暫時陷入困頓,因而室內裝修斷斷續續地進行,直到1881年才由著名的室內設計路易斯.康福特.蒂法尼(Louis Comfort Tiffany)統一進行設計。最終的結果,這座住宅擁有了美國「工藝美術」運動期間最美麗的室內設計。

紫圖大師圖典叢書編輯部編著,《世界不朽住宅大圖典》,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版,2004,p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