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2007年12月8日 星期六

法國巴黎捷運十四號線的地下花園

經過一百年的反省,生活在蔣夢麟筆下「世界之都」的巴黎人,一直想要改變這種「土撥市民」的可憐處境,同時也一直想要改人們對地下捷運車站的刻板印象。然而自從巴黎第十三號捷運線1935年完工通車以來,這座偉大的城市始終沒有捷運路線的新闢工程,因此,也沒有機會大刀闊斧地創造一座「與眾不同的人性捷運站」。


十四號線的里昻車站,在深達二十五公尺的地底捷運「里昻車站」(Gare de Lyon),設置一座滿佈綠色植栽的熱帶花園,再加上仿自然光的工人照明補強,讓捷運乘客彷彿在地面開放的公園綠地裡。

直到上個世紀八0年代末,機會終於來了。塞納河左岸「托比雅克特區」(ZAC de Tolbiac)面積高達一百五十公頃的巨型開發計畫終於確立下來。這項計畫,是為了提供這片巴黎市區最後一塊大規模素地上的便捷公共交通服務,尤其在這塊開發特區上,矗立著密特朗總統引以為傲的地標建築「法國國家圖書館」(La Bibiothèque de la France, 1996)(「METEOR捷運線」在這座圖書館底下的車站,1998年通車時被命名為「密特朗圖書館站」(Bibliohèque François Mitterand, 1988),討論了很久的捷運第十四號線,總算拍板定案。

這條眾所矚目的新闢捷運線,機電設備採用了法國「馬特拉公司」的設計,是比台北木柵線更新一代的「METEOR自動控制系統」。「METEOR」這個字,原本是一長串法文專有名詞「東西向捷運」(Métro Automatique Intégral avec Canton Virtuel)的縮寫,另一方面也與英文「流星」(metro,法文作météore)拼字相同。看來這條捷運新線,不但在科技系統上非常尖端,就連名字,也展現了法國人的創意,刻意取得十分具有現代感。

03
METEOR自動化捷運的月台門,是採用圓弧貼近電聯車廂的「透明燧道」造型,一方面現代感十足,另一方面讓原本因垂直月台門切割造成視覺封閉感的車站,顯得更為寬敞。

另外在土木設施上,原本具有悠久歷史、工程師性格極為濃厚的「巴黎公共運輸局」(Régie Autonome des Transports Parisiens, RATP),自1844年成立以來,一向在捷運捷運計畫上只設總工程師統籌營建事務;這回,居然一反傳統地設置了「總建築師」的位置,期望在捷運建築上也能突破窠臼的用心,非常明顯。1990年,「巴黎公共運輸局」以「流星」為主題,舉行「公開徵選總建築師」的國際競圖,結果由一位學經歷非常獨特的法裔美國建築師貝爾納.孔恩(Bernard Köhn, 1931-)贏首獎。

04
法國密特朗國家圖書館。

孔恩1931年生於法國,1940年即移民美國。他在紐約州的雪城(Syracuse)接受中學教育,在哥倫比亞大學修習建築,並且在寶州大學碩士學位後,立刻獲聘在耶魯大學都市計畫系任教。之後,孔恩彷彿追隨重複著首創「都市學」(Urbanology)一詞與前衛城市規劃思想的蘇格蘭生物學者帕特里克.格迪斯爵士(Sir Patrick Geddes, 1854-1932)的先行軌跡,在美國與印度從事都市計畫實務工作。1969年,他受法國政府的邀請,返回母國擔任文化部教育顧問,同時與法國社會心理學者艾姆(Michael Hermou)、建築師莫希歐(Georges Maurios, 1934-),共創設了跨領域的「環境與行為研究室」。

05
十四號線的密特朗國家圖書館捷運站,挑高、明亮、寬敞。

06
十四號線的密特朗國家圖書館捷運站

孔恩在面對METERO捷運車站設計案時,一開始就確立以「隧道盡頭的光明」作為設計的主題。首先,他與他的合作搭擋為METEOR捷運線所提出整體策略,是利用地面透明採光的天井引入自然光,消弭地下捷運給人那種行駛在無盡黑暗隧道裡的負面感覺,並且為巴黎捷運乘客洗脫「不見天日土撥鼠」的惡名。這種設計手法的目的,在於捷運使用者不再只是盲目被電聯車帶往某個地點,而是還能夠瞭解到地下路網與整旅行過程間的構成關係。成功的關鍵,在於光線的有效運用、個別建築物間的介面整合,以及所使用材料的搭配。為了能清楚表達設計的理念,以及能有效地測試效果,孔恩的設計團隊在貨倉裡建造了一段二十五公尺長、一比一的設計模型來代替傳統的審照圖。

非常可惜的是,孔恩在METEOR捷運車咅計畫的設計核心「大型垂直採光」,在巴黎警察與都市管理局繁複的法規、條例及折磨人性官僚下,終至冰銷瓦解,到後來幾乎全案推翻。第一期工程的七座車站中,僅僅只有「瑪德蓮教堂站」(Madeleine, 1988)象徵性地保留了原始設計構想,孔恩只好退而求其1,以模仿陽光的人工照明方式,勉強地強調「光」的主題。

07
遠眺里昻車站。

另一方面,METEOR捷運車站的挑高、明亮與寬敞,一掃傳統地下捷運站狹隘陰暗的刻板印象。值得柱意的是,METEOR 自動化捷運的月台門,是採用圓弧貼近電聯車廂的「透明燧道」造型,一方面現代感十足,另一方面讓原本因垂直月台門切割造成視覺封閉感的車站,顯得更為寬敞。

然而,這條二十世紀末新建捷線的最大特色、同時也是最教人期待的地方,是建築許諾將在深達二十五公尺的地底捷運「里昻車站」(Gare de Lyon),設置一座滿佈綠色植栽的熱帶花園,再加上仿自然光的工人照明補強,讓捷運乘客彷彿在地面開放的公園綠地裡,悠閒地上下列車!

1988年十月十五日,巴黎捷運十四號線第一期七公里左右的工程正式完工啟用,由總統席哈克(Jacques Chirac)親自剪綵。

魚夫後記:
2006年二月九日,我抵達巴黎,便和台灣駐法代表楊子葆一起搭乘這條地鐵,體驗其建築理念,由於我下榻的旅館離法國國家圖書很近,從此在法期間,便經常在這附近出沒,承蒙楊代表的指引,我對捷運建築的空間,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楊子葆著,《世界經典捷運建築》,台北縣,木馬文化,初版,2004,p74-80。